主页/中医养生/中医常识/文章正文

艾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

浏览: 发布时间:2020-06-22 21:54:10

方术内容

采用艾条温和灸,取穴:百会、大椎、风池、太冲。痰浊:加丰隆;血瘀:加曲池、膈俞;气虚:加足三里、气海。

用法:每穴20分钟,每日1次

临床疗效

冶疗40例,治愈2例,显效10例,好转21例,无效7

例,总有效率为82.5%。

74.png-sy

治验点评

中风后郁病的主要病机是督脉失调、气机逆乱,兼见痰浊、血瘀、气虚。脏腑虚衰、元神失养是本病的重要发病基础。艾灸取穴百会、大椎可振奋督脉之气,扶正气,疏郁滞,是近部取法又属循经取穴。风池、太冲和解少阳,调畅厥阴,理气解郁。四穴相配可使阳气上达清窍以养神,内调逆气以解郁,有从阳引阴,调理督脉,疏调气机之功。痰浊者加丰隆祛痰降逆、开窍醒神;血瘀者加曲池、膈俞活血化瘀通络;气虚者加足三里、气海健脾和胃、培补元气,调补冲任,与百会相配又可通任督二脉脉气,使阴阳平衡,气血调畅。中风后抑郁症的患者中脑卒中与抑郁是互为因果的,抑郁严重程度往往与卒中急性期的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关,反之亦然。脑中风后恢复早期是肢体功能恢复的关键时期。中风后抑郁症的发病机制有研究认为与局部血流的低灌注有关,这种血流的降低与抑郁的严重程度相关;与大脑损害后去甲肾上腺素和5-羟色胺含量下降有关;与卒中后多因素导致患者心理平衡失调有关。艾灸治疗的中风患者可以在发病后早期改善脑血流灌注,协调脑内单胺类递质的含量、改变血脑屏障的通透性、提高葡萄糖代谢等,为神经功能的早期恢复创造基本的条件。同时艾灸疗法副作用少,避免了长期服用抗抑郁西药引起的不良反应。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玉真丸合艾灸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_配方成分与用法

中医常识2020-07-08
玉真丸合艾灸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_配方成分与用法

解郁开窍方联合百忧解治疗中风后抑郁症

中医常识2020-06-17
解郁开窍方联合百忧解治疗中风后抑郁症

针刺腰夹脊穴配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中医常识2020-06-11
针刺腰夹脊穴配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妇科疾病艾灸有用吗?

中医常识2019-06-16
妇科疾病艾灸有用吗?妇科艾灸疗法的操作方法与注意事项

慢性支气管炎冬病夏治的艾灸治疗方法

中医常识2018-11-16
慢性支气管炎冬病夏治的艾灸治疗方法

辟谷7天复食食谱

中医常识2019-07-19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吃什么?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应用_成分、炮制方法与应用

中医常识2020-07-03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应用_成分、炮制方法与应用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

中医常识2019-07-19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在家辟谷步骤与注意事项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1

中医常识2019-03-19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生髓-肾与骨的关系与原理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禁忌

中医常识2019-06-27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禁忌_临床新用与适应症
养生之家手机app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