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医常识/文章正文

慢性支气管炎冬病夏治的艾灸治疗方法

浏览: 发布时间:2018-11-16 21:33:17

(1)麻黄5 g,白芥子、半夏各3 g,公丁香0.5 g,细辛2 g,人工麝香少许,厚约0.3 cm 的鲜生姜1片。以上前6味共研为细末,敷于脐部,生姜片可用针扎小孔数个,盖在药末上,再放置大艾炷施灸,每天灸1次,每次3~5壮,10天为1个疗程,疗程间隔5~7天。具有温肺平喘、止咳化痰的功效,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

(2)夏天,在患者背部的大椎、定喘,以及脊柱两旁的肺俞、厥阴俞、心俞等穴位上,先用梅花针叩打,然后将切成薄片的生姜摊在这几个穴位上,再用艾条熏烤。每周灸1~2次,可连续4~8周。同时可配合服用补肾、健脾、益肺的中药,一般可用党参、北沙参、淡苁蓉、补骨脂、紫苏子、茯苓、白果各9 g,紫石英30 g,水煎,分3次服。第1个月每日服1剂,第2个月间日服1剂,第3个月3日服1剂。偏于脾虚者,气短乏力,食少便溏,可在夏天服用固本咳喘片。偏于肾虚者,平素怕冷,冬日尤甚,可在夏天服用补肾防喘片。

(3)取膻中、天突、尺泽、肺俞等穴,先针刺以上各穴,得气后以2 cm艾炷置针柄上燃之,使艾火之温直达经脉。适用于咳嗽不止、咳痰清稀,饮食减少,气短懒言,遇冷易发者。

(4)用七星针,在大椎、定喘、风门、肺俞、厥阴俞、心俞等穴上敲击后,以鲜姜片约2分厚,贴在上述6个穴位上,再放上艾绒,约红枣核大小,隔姜燃熏,每穴灸3壮,每周灸3次,在三伏天内,共灸12次。隔姜灸可使温热渗透组织,可以促进血液循环,驱散寒湿,再加天热时腠理疏松,气血最畅通,故对慢性支气管炎疗效很好。

(5)用艾条温和灸足三里各10分钟,石门5分钟,以皮肤发红为度,起床及睡前各1次。10日后改为每日1次,长年不断。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玉真丸合艾灸的作用与功

中医常识2020-07-08
玉真丸合艾灸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_配方成分与用法

艾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

中医常识2020-06-22
艾灸治疗中风后抑郁症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

中医常识2020-06-15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支气管炎

针刺腰夹脊穴配合艾灸治

中医常识2020-06-11
针刺腰夹脊穴配合艾灸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

慢性支气管炎偏方大全

中医常识2020-02-15
慢性支气管炎偏方大全_10个民间治疗的有效土偏方 不不复发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

中医常识2019-07-19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吃什么?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常识2020-07-03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应用_成分、炮制方法与应用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

中医常识2019-07-19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在家辟谷步骤与注意事项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

中医常识2019-03-19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生髓-肾与骨的关系与原理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

中医常识2019-06-27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禁忌_临床新用与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