苍耳子系采用主产于山东、江苏、湖北等地区野生的菊科植物苍耳的干燥成熟果实。药材以粒大、饱满、色黄棕者为佳。
【炮制】苍耳子:取原药材,拣去杂质,碾筛去刺。
炒苍耳子:取净苍耳子,置炒药锅内,用微火加热翻炒至呈深黄火色、透香气为度,取出,摊晾凉。
【饮片鉴别】苍耳子:呈纺锤形枣核状,长1~1.5cm(3~5分),直径4.5~6mm(1.5~2分),显浅绿色或黄绿色,表面可见刺的断痕。体轻质坚,破开后外皮较厚。种仁白色富油质。无臭,味微苦。
炒苍耳子:形如生苍耳子,表面显深黄火色。
【成分与作用】苍耳子果实含苍耳甙约1.27%、B-谷甾醇、豆甾醇,种仁含脂肪油40%,其脂肪酸组成为亚油酸、油酸、硬脂酸及棕榈酸。
苍耳子煎剂体外试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有抑制作用。苍耳子毒性物质可溶于水,鼠李糖是主要毒性成分,据中毒症状及实验动物的病理检查结果,可能是由于肾脏受到损害,造成氮质血症,使肝脏坏死,继发脑组织水肿从而引起惊厥,最后因产生全身中毒症状而死亡。种子水提取物有明显的降血糖作用。
【作用与功效应用】苍耳子为祛风湿药。性味甘、苦,温。具有发汗通窍、散风去湿的功效。炒制后,利于碾出硬刺和煎出药效,临床多用于治风剂的“苍耳散”(宣肺通鼻)、“鼻通丸”(祛风通窍)及“苍耳益气汤”(清热祛风)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