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养生人群/女性养生/文章正文

绝经期综合征针灸穴位处方_更年期综合征治疗针刺处方

浏览: 发布时间:2018-06-12 19:42:30

绝经期综合征.又称更年期综合征,中医无此病名.是指妇女在“七七任脉虚、太冲虚衰少,天癸竭……”(引《黄帝内经》)期间所出现的一系列症状和体征的综合征。是50岁左右妇女的常见多发病。

【病因】  多因肾虚,或肾虚肝旺,或心脾两虚所致。

【症状】眩晕,耳鸣,腰酸,膝软,背痛,潮热汗出,情绪烦躁,易怒.心悸,失眠.多梦,水肿,食欲缺乏.精神倦怠,口干唇燥.月经异常。

【疗法】

配穴方一 三阴交、涌泉、次髂。

方法:用点刺出血法。穴位常规消毒后,三阴交穴点刺出血,挤出血液3~5滴;涌泉、次器2穴点刺出血,挤出血液2~3滴。

每周1~2次。

主治:绝经期综合征。

附记:引自《中医体表疗法妙治百病》。屡用有效。久治效佳。

应配合进行心理疏导,坚持户外活动,劳逸结合。

配穴方二  阴陵泉、曲泽、足三里、三阴交、膝关、下髂、关元俞、腰阳关、白环俞、关元。

方法:用点刺出血法。每次取3~5穴,常规消毒后.以三棱针点刺出血.挤出血液3~5滴,或刺血后拔火罐。留罐5~10分钟。每周1~2次。

主治:绝经期综合征。

附记:引自《外治汇要》。临床屡用.均有一定效果。临证时配合心理疏导和药物辨证治疗,则疗效更佳。

围绝经期综合征

围绝经期综合征是指因雌激素水平下降所致的以自主神经系统功能紊乱合并神经心理症状为主的综合征,多发生于45-55岁。临床表现以绝经前后.围绕月经紊乱或绝经.出现潮热汗出、失眠心悸、情绪不稳定、烦躁易怒、面浮肢肿、头晕健忘等症状为特征。各种症状的出现有明显的个体差异性,临床症状轻重不一。

既往称为“更年期综合征”,1994年,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特别规划委员会建议停用“更年期”一词.改用围绝经期。

中医学称之为“脏躁”。对该病病因的认识,中医与现代医学比较接近。“脏躁”病的主要病因病机是冲任空虚,肾精肾气衰弱.素禀阴虚之体。或有亡血失血之人.至更年期即会出现某些肾精亏虚、肾水不足的症状。肾为癸水,肝属乙木,心为君火。肾水亏虚则不能滋养肝木和制约心火,因而出现一系列水亏火旺的症候。

而素禀阳虚之体,至更年期常会出现肾气渐虚等一系列命门火衰及脾。肾阳虚的表现。治疗本病应从调理阴阳人手,以“益火之源以消阴翳”“壮水之主以制阳光”作为治疗本病的原则。故配方中的穴位以调理肾阴肾阳为主,收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

【针刺处方一】

1.主穴  人迎、合谷、太冲、曲池、足三里、三阴交。

2.功效活血散风,平肝降逆穴。

3.操作方法人迎穴直刺1~1.5寸,见针体随动脉搏动而摆动,施用捻转补法第二定义1分钟,即小幅度、高频率,幅度小于90度,频率为每分钟120次以上的捻转补法1分钟,留针30分钟;合谷、太冲穴均直刺0.8~1寸,施用捻转泻法第一定义1分钟,即两手拇指开始捻转时作用力的方向离心,留针30分钟;曲池、足三里穴直刺1寸,施用捻转补法第一定义1分钟,即两手拇指开始捻转时作用力的方向向心;三阴交穴直刺1~1.5寸,留针30分钟,30分钟后测量血压,每日1次。

【针刺处方二】

1.主穴  肾俞、心俞、太溪、三阴交、太冲、百会、四神聪、足三里。

2.功效滋阴补肾,清心降火。

3.操作方法心俞穴针尖向脊柱方向斜刺,进针0.5~1寸,施捻转补法;肾俞穴直刺1寸,施捻转补法;太溪穴直刺1寸,施捉插补法;三阴交穴直刺1寸。施捻转或提插补法。太冲穴直刺0.5寸,施平补平泻法。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鉴

女性养生2018-06-21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诊断鉴别与确诊治疗方法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表

女性养生2018-06-21
围绝经期综合征的临床表现症状_会有哪些不良反应表现?

​造成女性围绝经期综合

女性养生2018-06-19
​造成女性围绝经期综合征3大病因_导致围绝经期综合征的原因

围绝经期妇女性功能的变

女性养生2018-06-17
围绝经期妇女性功能的变化有哪些?女人绝经后还有性吗?

女性围绝经期外生殖器及

女性养生2018-06-15
女性围绝经期外生殖器及内阴、外阴道的变化

女性外生殖器长什么样?女

女性养生2018-07-17
女性外生殖器长什么样?女性外生殖器私处解剖构造图

子宫的构成与组成部分_子

女性养生2018-08-04
子宫的构成与组成部分_子宫的四个韧带的构成与解剖图

女性外阴会长肿瘤吗?女性

女性养生2018-07-24
女性外阴会长肿瘤吗?女性常见的外阴囊肿及肿瘤有哪些

女性生殖器的神经支配系

女性养生2018-08-04
女性生殖器的神经支配系统_女性盆腔神经支配构成

子宫下垂锻炼6个方法_子宫

女性养生2018-07-10
子宫下垂锻炼6个方法_子宫脱垂做运动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