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前列腺炎
慢性前列腺炎是男性生殖系统常见的感染性疾病。由于前列腺解剖位置特殊,前列腺导管呈直角或斜行进入尿道,不利于腺体引流,而利于尿道病原微生物进入腺体;前列腺上皮有脂膜存在,抗感染药物不易从血浆弥散入前列腺腺泡;前列腺病灶周围易纤维化,影响抗感染药物向病灶扩散,故而至今尚未有一种抗生素能对慢性前列腺炎产生满意的疗效。其成因是本虚标实,致有形之积,结而成癥,阻塞水道,膀胱气化不利而致。
慢性前列腺炎属于中医学“白浊”、“精浊”、“淋证”、“癃闭”等范畴,中医药治疗该病有一定优势。中医多从下焦湿热,肾虚气弱,瘀血阻滞辨证入手,用清利湿热、补肾益气、活血化瘀法治疗。
【临床应用】
王兵用桂枝茯苓丸加味,药物组成:桂枝12g,茯苓12g,牡丹皮12g,桃仁12g,赤芍12g,白花蛇舌草12每日1剂,水煎2次,共取汁300~400ml,分早、晚2次口服忌食辛辣、醇酒、厚味,20天为1个疗程。观察慢性前列腺炎80例中,年龄19~65岁,平均38岁;已婚者58例,未婚者22例;病程最短3个月,最长18年。
病例遵循对照随机原则,分为治疗组45例和对照组35例两组在病情、病程、年龄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诊断标准: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而确诊。其症状表现为小腹、会阴、睾丸部有胀痛不适感,轻度尿频,排尿或大便时尿道有白色分泌物溢出,伴阳痿、早泄、遗精、滑精、性欲减退等。
直肠指诊:前列腺腺体略大或稍缩小,质地软硬不一,压痛,表面欠光滑。ESP检验:白细胞>10个/HP,卵磷脂小体减少或消失,细菌培养呈阳性。治疗组用桂枝茯苓丸加味。对照组:口服氧氟沙星片,每次0.2g,每日3次;前列康片,每次4片,每日3次。两组均忌食辛辣、醇酒、厚味,20天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评定疗效。疗效标准: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制定的疗效标准。痊愈:症状消失,前列腺液检查正常;显效:症状有改善,前列腺液检查明显好转;有效:症状有改善,前列腺液检查有好转;无效:症状及前列腺液检查无改善。治疗结果:治疗组45例中痊愈24例,占53.33%;显效15例,占33.33%;有效3例,占6.67%;无效3例,占6.67%;总有效率为93.33%。对照组35例中痊愈4例,占11.43%;显效11例,占31.43%;有效9例,占25.71%;无效11例,占31.43%;总有效率为68.57%。两组总有效率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
殷再华用桂枝茯苓丸合消瘰丸加减:桂枝、红花、桃仁、柴胡、白芥子各10g,茯苓、赤芍、皂刺、玄参各15g,王不留行、生牡蛎各30g,浙贝母12g。若兼肾阳亏虚、命门火衰者桂枝改用肉桂,加巴戟天、淫羊蕾、补骨脂等;肾阴亏虚者减少桂枝用量,加用六味地黄丸或知柏地黄丸吞服;湿热下注较甚者选加黄柏、木通、车前子等;中气不足者加黄芪、党参;瘀血久积、前列腺缩小、质硬者加破血之品如三棱、莪术、水蛭等。上方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期间以药渣煎水坐浴半小时,每晚1次,2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统计疗效。同时,禁烟、酒及辛辣、刺激之品治疗慢性前列腺炎38例中,年龄最小者23岁,最大者62岁,平均42.5岁;病程短者10个月,最长者6年,平均2年8个月。均为经前列腺液镜检,肛门指诊或前列腺炎确诊并经其他医生治疗过一段时间疗效不显的病人,都有如排尿滴沥不尽,尿道口有乳白色或淡黄色分泌物,尤其是当排尿终末或大便用力时滴出,会阴部和肛门部不适,重坠饱胀感等慢性前列腺炎症状,大多伴阳痿、早泄。治疗方法:运用桂枝茯苓丸合消瘰丸加减。疗效标准:治愈:自觉症状消失,前列腺指诊质地恢复正常或改善,前列腺液镜检,连续2~3次恢复正常;有效:自觉症状消失,前列腺指诊改善,但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未恢复正常;无效:仅有临床症状改善或无改善。治疗结果:临床治愈25例,占65.79%;有效7例,占18.42%;无效6例,占15.79%;总有效率为84.21%
梁沛华等用口服α受体阻断剂可多华(辉瑞公司生产)1粒(4mg),每晚1次,加服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江苏康缘制药有限公司生产),每次3粒,每天3次。服药期间禁用其他治疗前列腺炎的药物包括抗生素、植物制剂等,也不采用其他治疗方法。观察2004年3月~2004年11月来自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门诊60例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按简单随机法将治疗前检查筛选出的60例合格病例,随机分为试验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两组均口服a受体阻断剂可多华(辉瑞公司生产),治疗组加服中成药桂枝茯苓胶囊(江苏康缘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对照组不加服中成药。结果:试验组的综合疗效优于对照组。
【病案举例】
吴某,36岁,1997年12月6日初诊。自述自1993年发现尿等待、滴沥不尽等,随后出现尿道口滴白,尤其在大用力和尿终末时,伴会阴部胀痛不适,腰滕酸软,阳痿、早泄。曾在某医院服中药治疗近1年,疗效不佳,症状无明显改善。苔黄腻,舌红质胖,有齿印,中有裂纹,舌底脉络瘀滞不畅,脉弦滑。前列腺指诊:稍大,两侧叶不对称,质地软硬不均,中沟变浅。前列腺液镜检:白细胞20个HP,卵磷脂小体少见。诊为慢性前列腺炎中医辨证为湿热下注,痰瘀互结。治以桂枝茯苓丸合消瘰丸加减。处方:桂枝、桃仁、柴胡、白芥子、皂刺各10g,茯苓、赤芍、玄参各15g,生牡蛎(先煎)、王不留行30g,浙贝母12g。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期间以药渣煎水坐浴半小时,每日1次。7剂后小便滴自及会阴胀痛明显减轻。上方加减服用60余剂后,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前列腺指诊大小正常,质地明显改善,前列腺液镜检恢复正常,再以上方制成丸剂继服半年,随访1年未再复发。
按:笔者根据此病多表现为尿道口滴白、疼痛、舌苔黄腻、脉弦滑等实证,特别是后期表现为苔黄腻、舌质胖、有齿印、舌底脉络瘀滞等痰瘀互结之证,而且前列腺指诊有前列腺肿大或变小变硬等。说明本病实多虚少,治法应以攻邪为主。由于“久病人络”,“怪病多痰”,故施以消瘀化痰,软坚散结,以桂枝茯苓丸活血化瘀,消瘀化痰散结,取得了较好的疗效,减少了复发率综观本方用桂枝、赤芍、红花、桃仁活血化瘀;皂刺、王不留行、玄参、牡蛎、白芥子、浙贝母化痰散结软坚;茯苓除湿;柴胡引药肝经,直取病所。诸药合用,共奏活血化瘀、除湿化痰、软坚散结之功效。本病后期部分患者前列腺指诊变硬变小,此时当加用破血攻积之品,如三棱、术、水蛭等,可提高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