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石代赭汤
【组成】百合七枚,擘滑石三两,碎,绵裹代赭石如弹丸大,一枚,碎,绵裹
【用法】上先以水洗百合,渍一宿,当白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二升,煎取一升,去滓;别以泉水二升煎滑石、代赭,取一升,去滓;后合和重煎,取一升五合,分温服。
【作用功效】养阴清热,和胃降逆。
【主治】百合病下之后者,滑石代赭汤主之。(第三3)。
【方解】百合清润心肺,滑石、泉水利小便,兼以清热,代赭石降逆和胃。使心肺得以清养,胃气得以和降,则小便清,大便调,呕逆除。
【方论】百合病不可下而下之,必伤其里,乃复以滑石,代赭者,盖欲因下药之势,而抑之使下,导之使出,亦在下者引而竭之之义也。(清·尤怡《金匮要略心典》)。
【临床应用与医案】
百合病李某,女。来诊时步履艰难,必以他人背负,自述胸闷、胸痛、心悸、气短、头晕,乃按胸痹治之。投以瓜蒌薤白半夏汤之类,久治不效。细审之,该患者每于发病时除上述症状外,尚喜悲、欲哭、嗳气、善太息、便于前方中合以百合、地黄、旋覆花、代赭石之类治之,药后其症渐消。[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赵锡武医疗经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0:74]。
【临证提要】本方用于百合病误下后导致的虚热加重、胃虚失和上逆的病证,症见小便短赤而涩,气逆呕吐或呃逆等。
宋建平据该方组成,认为“滑石代赭汤证是热病下之后,有形实邪已去,无形热邪未尽,阴伤余热上扰而发的百合病。方中用滑石、代赭石配伍养阴之百合以清余热,而非用其治热盛津伤之小便短赤而涩及下后伤中之胃气上逆、呕吐呃逆等百合病误下后的变证”。这也为我们在临床中运用该方提供了新的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