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医常识/文章正文

针刺配合火罐治疗失眠

浏览: 发布时间:2020-06-22 21:29:28

方术内容

针刺治疗一日一次,主穴:四神聪、后顶、神门、膻中天枢,毫针点刺舌面,使之出血,10次为1疗程。配合:拔火罐。虚证在背俞穴上拔罐;实证在背俞穴上走罐,取五脏俞。

临床疗效

治疗50例患者,治疗2个疗程后,有18人痊愈,3个疗

程后有40人痊愈。有8人一个半月后痊愈,2例明显减轻,白天可以正常的工作了,患者不再坚持治疗。

治验点评

51.png-sy

人的正常睡眠是大脑皮质功能和植物神经功能正常的表现,在中医学中称为“神”,古代医家虽知与脑有关,称“脑为元神之府”,但多数认为是心、肝、脾、肾等脏腑阴阳气血自然而有规律转化的结果。如《类证治裁·不寐论治》中曰:

“阳气自动而之静则寐,阴气自静而之动则寤”,如果由于各种原因导致这种规律的破坏,均可发生失眠。造成失眠的原因虽多,但不外虚、实两种,如《景岳全书·不寐》所论:“不寐证虽病有不一,然惟知邪正二字则尽之矣,盖寐本乎阴,神其主也,神安则寐,神不安则不寐,其所以不安者,一由邪气之扰,一由营气之不足耳”。一般而言,由于情志所伤,肝气郁结,心火偏亢,气滞血瘀,或痰火内扰,胃气不和致令脏腑气机升降失调,阴阳不循其道,阳气不得入于阴,心神不安所致者多为实证失眠。若因老年体衰,气血不足,或病后气血亏损,阴阳失调,或思虑过度,劳伤心脾令心失所养,神无所主,或血虚胆怯,肝失所养,或心肾不交,虚火上扰所致者,多为虚证失眠。但在一定条件下,虚实可以相互转化,彼此相互影响,形成顽固性失眠。总之,脏腑机能紊乱,邪气阻滞,气血阴阳相对平衡失调,神志不宁是发生失眠的基本病机。所以调整脏腑气血阴阳是治疗关键。实证失眠:所谓实,《内经》

中曰:“邪气盛则实”,邪气包括风、寒、暑、湿、燥、火和痰饮、瘀血等。在失眠一证中,以痰热、瘀血、肝火和食滞为常见,且与情志变化最为相关,故痰热内扰所造成的失眠治疗是主穴不变,配穴取丰隆(双)、三阴交(双)、曲池(双)、合谷(双)、角孙(双)、足三里(双)、地机(双);气滞血瘀导致失眠治疗:主穴不变,配穴取气海(双)、太冲(双)、期门(双)、内关(双)、膈俞(双)等;肝火上炎引起的失眠治疗:主穴不变,配合太冲(双)、侠溪(双)、日月、蠡沟(双)、通里(双)、角孙(双)等;食滯所致失眠治疗主穴不变,配合内庭(双)、公孙(双)、足三里(双)、腹结(双)、内关、中脘等穴。以上实证各型均取背部五脏俞施以走罐,要求:中火、不用介质。虚证失眠一般以心脾两虚和心肾不交最为常见。心脾两虚的治疗:主穴不变,配以心俞(双)、脾俞(双)、足三里(双)、膈俞(双)、气海、关元,气海、关元用灸法;心肾不交的治疗:主穴不变,配合心俞(双)肾俞(双)、肝俞(双)、命门(双)、太溪等穴。虚证失眠也取背部五脏俞拔罐,要求:大火、时间要短。失眠,预后良好,但往往与情志变化有关,故应帮助患者解除烦恼,消除顾虑,避免情绪紧张,保持乐观情绪,睡前不要服用烟酒、浓茶等刺激之品,居室要保持安静,避免强光或噪声,同时每日要适当参加体力劳动,按时作息。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自拟养血安神汤治疗失眠

中医常识2020-06-22
自拟养血安神汤治疗失眠

针药并用治疗失眠

中医常识2020-06-22
针药并用治疗失眠

头穴透刺法治疗失眠

中医常识2020-06-22
头穴透刺法治疗失眠

穴位贴敷治疗失眠

中医常识2020-06-22
穴位贴敷治疗失眠

经络针刺结合耳针治疗失眠

中医常识2020-06-22
经络针刺结合耳针治疗失眠

辟谷7天复食食谱

中医常识2019-07-19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吃什么?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应用_成分、炮制方法与应用

中医常识2020-07-03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应用_成分、炮制方法与应用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

中医常识2019-07-19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在家辟谷步骤与注意事项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1

中医常识2019-03-19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生髓-肾与骨的关系与原理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禁忌

中医常识2019-06-27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禁忌_临床新用与适应症
养生之家手机app
立即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