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主要是指鼻、咽喉、气管的感染,简称上感。本病发病率占儿科疾病首位,以婴幼儿的发病率为高,冬春多见,在季度变换、气候骤变的情况下更易发病。本病病原体90%以上为病毒,主要有合胞病毒、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腺病毒等,其余为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后继发细菌感染。临床以发热、头痛、咳嗽、流涕、打喷嚏为特征。炎症向临近器官蔓延可引起中耳炎、眼结膜炎、鼻窦炎、颈部淋巴结炎和咽后壁脓肿等;向下蔓延可发展为支气管炎、肺炎。婴儿可引起高热惊厥,年长儿患链球菌性上感后,可引起肾炎、风湿热等疾病;病毒性上感可引发病毒性心肌炎。治疗以休息、对症治疗及良好的护理为主,若积极防治并发症,一般预后良好。增强抵抗力是预防上感的关键。
中医称本病为“感冒”。由感受风邪,客于肺卫所致。小儿感冒以常见挟痰、挟滞、挟惊等为其特征。
偏方1复方银花甘草汤配方:金银花60g贯众60g甘草20g用法:上药加水600ml,煎煮两次,每次煎30分钟,滤过药渣,二汁混合,浓缩成120ml左右,冷却后备用。每天上午用喷雾器喷人或滴入儿童的咽喉部。每日1次,每次用药1.2ml,疗程3个月,每星期日停药1天。

功效及主治:清热解毒,预防感染。预防儿童上呼吸道感染。
偏方2加味白术散
配方:党参30g白术30g葛根30g藿香30g黄芪30g茯苓60g炙甘草60g木香10g用法:上药共研细末,备用。每次每公斤体重0.2g,日服2次,隔日服。2个月为1疗程。较大儿童加白糖调开水冲服,较小儿童则将药粉与米糕调匀服用。
功效及主治:益气健脾,固表防感。防治小儿反复呼吸道感染。
偏方3宣解方
配方:淡豆豉12g蝉衣5g荆芥5g薄荷3g(后下)前胡5g桔梗5g炒牛蒡子12g僵蚕12g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温服)。
功效及主治:疏风清热宣肺。主治小儿上呼吸道感染。
偏方4葱白汤熏鼻
配方:葱白适量
用法:用开水泡汤趁热熏口鼻,治小儿鼻塞。
功效及主治:疏风散邪。治乳儿伤风、鼻塞不通,也可将青葱管划破,贴小儿鼻梁上。
偏方5大葱液
配方:大葱、香油各适量
用法:葱叶切断,取葱管中滴出之液,再滴入数滴香油,搅匀。涂于手指摩擦患儿手足心、头面及后背等处,每日多次。注意勿着凉。
功效及主治:降温退热,解毒凉肌。用治风热感冒。
偏方6醋调白矾贴脚心
配方:生明矾30g米醋适量
用法:研细末,用米醋调成糊,贴足心。
功效及主治:止咳祛痰。治疗小儿感冒、咳嗽多痰。
偏方7鸡蛋雄黄外擦
配方:鸡蛋白1个雄黄6g香油半匙
用法:以上3味调匀后用棉花蘸擦,从胸前擦至脐眼边。功效及主治:疏风散邪,治小儿感冒。
偏方8苏叶生姜红糖饮
配方:苏叶6g生姜6g红糖10g
用法:煎水温服。
功效及主治:辛温解表。用于小儿风寒型感冒。症状表现为发热,怕风怕冷,无汗,头痛,鼻塞,涕清稀,咳嗽,四肢无力,精神萎弱,舌苔薄白,脉浮紧。
偏方9金银花芦根薄荷饮
配方:金银花10g鲜芦根30g薄荷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及主治:辛凉解表。用于小儿风热型感冒。症状表现为发热较重,咳嗽重,咳黄痰,头痛,咽痛,口干渴,流稠涕,面潮红,尿黄,舌苔薄黄,脉滑数。
偏方10金银花水牛角薄荷饮
配方:金银花10g水牛角10g薄荷5g
用法:水煎服。
功效及主治:镇惊、清热解表。治疗外感夹惊型(惊热)感冒。症状表现为高热,咳嗽,烦躁不宁,夜睡不安,谵语惊惕,四肢抽动,甚至抽搐,伴口渴,尿少而黄。舌质红,苔黄,脉弦或数。
偏方11蚯蚓蒸冰糖
配方:大活蚯蚓2条冰糖适量
用法:蚯蚓剖开,洗净泥沙,放于瓷碗中,加入冰糖和清水200ml,盖好,隔水蒸熟,捡出蚯蚓。分1~2次趁热喝汤。功效及主治:清热止惊。适用于小儿高热不退。
偏方12吴萸明矾醋糊脚心
配方:吴茱萸10g明矾3g面粉6g醋适量
用法:将前2味研为细末,与面粉混匀,再用醋调成糊状,敷于患儿两足心涌泉穴。
功效及主治:退热。适用于小儿高热不退而两足厥冷者。
偏方13升青汤
配方:大青叶6~15g鱼腥草6~15g银花6~15g升麻3~6g用法:水煎服,日服2次。成人用大剂量。
功效及主治:清热解毒退热。主治小儿外感高热。
偏方14退热液
配方:羌活、荆芥、柴胡、蒲公英各等份。
用法:上药用水浸泡2小时,蒸馏法制成10:1灭菌肌肉注射液。每日肌注2次,每次2ml,连用1~3天。
功效及主治:祛风除湿,清热解毒。主治小儿发热。
偏方15柴胡野菊花饮
配方:柴胡12g野菊花10g
用法:水煎服,每天2次。
功效及主治:清热解毒。用于小儿发热。
方.16银花石参汤
配方:金银花30g生石膏30g玄参20~30g荆芥8g神曲15g用法:上药加水,煎两次,取汁150ml,为1剂量。3岁以下日服1剂量,3~8岁日服1.5剂量。
功效及主治:清热泻火,疏风消食。主治小儿高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