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女东窗下,海榴世所稀。
珊瑚映绿水,未足比光辉。
清香随风发,落日好鸟归。
愿为东南枝,低举拂罗衣。
无由共攀折,引领望金扉。
—《咏邻女东窗海石榴》·唐·李白
物种基源
石榴(Punicagranatum),为石榴科石榴属乔木植物石榴的果实,又名安石榴、珍珠石榴、海石榴、若榴、丹若、金罂、金庞、涂林等。石榴在我国的栽培已有2000年以上的历史。据《博物志》及《广群芳谱》记载,汉张骞出使西域,得涂林安石榴种以归,故又名“安石榴”。如今依然有将石榴称为安石榴,可能亦源于此处。石榴有70多个品种,按用途可分为观赏和食用两类。观赏石榴又名“花卉石榴”,其中又名“观花”和“观果”两个分支,其花卉石榴中,火红色的石榴花,只不过是石榴花中普通品种,除此之外,花色还有粉红色、纯白色、杏黄色、橙红色、玛瑙色以及红白相间的花色。它们各呈异彩,争芳斗艳,使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观赏石榴从花瓣上又可分单瓣和复瓣之分。
食用石榴从味道上可分为酸石榴和甜石榴,从种子的硬软石榴可分为硬子石榴和软子石榴,硬子石榴种子不能食用,软子石榴可连种子食用。如河南荥阳河阴的软石榴,其剥去皮后是连种子吃的,连老人也如此吃,鲜甜可口,是石榴中的佼佼者。
石榴主产于云南、江苏、安徽、浙江、河南、山东、四川、陕西、甘肃、新疆、广东、广西等地。
生物成分
据测定,每100克可食鲜石榴,含水分77.5克,蛋白蛋0.6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17克,膳食纤维2.5克,含维生素C比苹果和梨高1~2倍,还含苹果酸和枸橼酸及微量元素等。
作用功效
1.性味归经
石榴,味酸,甘涩;归肾、大肠经。
2.医学经典
《名医别录》:“生津止渴,收涩止泻,杀虫。”
3.中医辨证
石榴,有收敛、止痢、杀虫、开胃等功能,适用于咽喉干燥、大渴难忍、痢疾腹泻、血崩带下、遗精脱肛、虚寒久咳、消化不良、虫积腹痛等症。
4.现代研究
石榴酸是一种非常独特的抗氧化剂,可用以抵抗人体炎症和氧自由基的破坏作用。而人的动脉硬化、衰老和癌症,都是一个长期、缓慢的发展过程,如果能从20岁甚至更早时就坚持适量饮用石榴酒或石榴汁,有益于自身的健康与长寿。
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1)泻痢初起有实火实邪者忌食石榴。过食损肺气、伤齿、生痰涎。
(2)石榴与螃蟹等海味不宜同食。海味中的鱼、虾、藻、蟹类食品,含有丰富的蛋白质和钙等营养物质,如与含鞣酸较多的石榴同食,不仅会降低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还会使海味的钙与鞣酸结合成一种新的不易消化的物质,刺激胃肠,出现腹痛、恶心、呕吐等症状。
传说故事
一、王荆公与石榴
传说,宋朝王荆公苑内,植石榴花树一株,枝叶繁茂,然只开花一朵。有人劝他剪去,另栽新种,但王荆公却视为珍品,赋诗云:“万绿丛中一点红,动人春色不须多。”这便是“万绿丛中一点红”典故的出处。
二、风神与石榴
相传,唐代天宝年间,有个叫崔元徽的人,一个春末的夜晚,在一处华丽的大厅里遇见两个年轻女子,其中一个穿绿衣裳的自称姓杨。她指着另一个穿红衣裳的,告诉崔元徽说:她姓石,名阿措。一会儿,有一位姓风名叫十八姨的女子,带着一群女伴,从内厅而出,吟曲起舞,并一同饮酒。十八姨举止轻佻,举杯进酒时,失手泼湿了石阿措的衣裳,阿措脸泛红晕,作色而起。后人根据崔氏所见,断定石阿措是石榴,十八姨就是风神。因为每当农历五月南风吹拂的时候,石榴花便徐徐开放,红遍绿树丛中。
三、张骞与安石榴
相传,汉武帝年间。张骞出使西域到安石国,住所门前有棵石榴树,他一有空就精心培育,大旱天更是勤奋浇灌。秋后结果时,张骞返汉。这夭夜里,一红衣淑女飘然而至,施礼道:“奴与君同往中原。”张骞正颜拒之。次日清晨,张骞请求将门前石榴树带回。不料途中遭匈奴拦截,他冲出重围时丢落了石榴树。张骞回到长安,忽听有女子喊声:“天朝使臣,让奴赶得好苦啊!”他回头一看,原来是昨晚见过面的红衣少女,便责问:“为行千里迢迢来中原?”答道:“蒙使臣携带,以报昔日养育之恩”说罢扑地消逝,随即化作一棵石榴树,枝头高挂累累红果。张骞将这事禀告汉武帝,武帝大喜,令之移植御花园。自此,石榴又叫安石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