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面已经讲到上火分为实火和虚火,这里再啰唆一句,实火是因为阴正常,阳过亢,而虚火则是由于阴不足,导致看起来显得阳亢。也就是说,虚火其实需要滋阴。以前生活条件差,粗衣鄙食,饥寒交迫,许多人营养不良,体质虚弱,表现为脾虚、怕冷、面黄肌瘦等,上火也多是虚火。现在人们生活条件好了,吃得好、穿得暖,按理说体质应该比较强壮,即使上火也应是实火,但是现代人生活压力大,夜生活多,经常吹空调、喝冷饮,这就造成人体内阳有余而阴不足,阴阳失去平衡,体内寒湿较重,表现得也多是虚火。《黄帝内经》里说:“今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人之伤于寒则为热病。”意思是说寒为热病之因,如果寒气过重,身体内表现出来的都是热证、热病。由此,我们可以知道人体的虚火实际上是由寒引起的。
为什么寒重反而会引起“火”呢?
因为当身体内的寒重,造成的直接后果就是伤肾,造成肾气虚弱,各脏器功能下降,气血两亏。肾主水,这个水是灌溉全身的,当水不足时,就如同大地缺水一样,土地会干燥,表现在人体上就是火气。
体内寒湿重,上了虚火,就要想办法滋阴除湿寒,泥鳅就是不错的选择。
《本草纲目》记载,泥鳅味甘性平,能祛湿解毒、滋阴清热、调中益气、通络、补益肾气,可以解酒、利小便、壮阳、收痔。经常食用泥鳅,可以降低身体内的虚火。
买回泥鳅后可先放清水里1~2天,待其吐尽泥沙后,再做熟了吃,下面两款食用泥鳅的方法都是不错的选择。
(1)泥鳅炖豆腐:将豆腐切成丁,放入沸水锅中,熄火浸3分钟备用。活泥鳅用沸水洗净,放入油锅略炒后加水,滚烧后放入豆腐,加盖继续烧5分钟即成。
(2)泥鳅黑豆粥:黑豆淘洗干净用冷水浸泡2小时后,加冷水煮沸,然后放入洗净的黑芝麻,这时改用小火熬煮,粥熟时放入泥鳅肉,再稍煮片刻,加入葱末、姜末调味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