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明·朱棣,等《普济方》。
【原料】绿豆30克,白米15克。
【制作】①将绿豆洗净,煮熟。②加入米熬成粥即可。
【服法】早、晚餐食用。
【功效】解热毒、止烦渴、消水肿。
绿豆作为食物有补养作用,性味甘寒,能清暑解热、除烦止渴。用其煮粥,是我国人民的普遍食物,尤其在夏季,绿豆汤是最受欢迎的清暑饮料之一。同时,
绿豆又是一味清热解毒的中药,临床上可用于各种中毒的解救,如农药中毒、轻度的铅中毒及各种药物中毒等,均有一定的疗效。对暑热烦渴、热毒疮疖、泻痢、小便不利、风疹等症可作为辅助的食疗。《随息居饮食谱》中称:绿豆甘凉,煮食清胆养胃,解暑止渴,润皮肤,消水肿,利小便,泻痢。”《普济方》中说:“消渴饮水,绿豆煮汁,并作粥食。”《本草纲目》也记载:绿豆粥解热毒,止烦渴。”因此,在炎热的夏季,喝些稀薄的绿豆粥,是清解暑热的理想食品,对在酷热环境中工作的体力劳动者及中老年人而言,常喝绿豆粥或绿豆汤是颇有裨益的。
【适用人群】①暑热烦渴、疮毒、痱子、疖等症。②水肿、小便不利而腹胀满者。③用于预防和治疗中暑所致的发热、烦渴等症。④作为夏季清凉饮料服食。
【禁忌人群】①将绿豆浸泡半日后与米同煮也可。②脾胃虚寒泄泻及素体阳虚多寒者忌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