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子宫脱垂一度怎么治疗
1.体育疗法
(1)缩肛运动。用盆底肌肉收缩法将肛门向上收缩,就如同大便完了收缩肛门那样。每天做数次,每次收缩10~20下。
(2)臀部抬高运动。平卧于床上,两脚踏起,紧贴臀部,两手臂平放在身体两侧,然后用腰部力量将臀部抬高与放下。每天2次,每次20下左右,并逐步增多次数。
(3)下蹲运动。两手扶在桌上或床边,两足并拢,做下蹲与起立动作每日1~2回,每回5~15次。但要注意,平时要防止空蹲,如需蹲下,最好放一只凳子。
2.补气升提药物及针灸
(1)服用补中益气汤。
(2)针灸百会、关元、中极、三阴交,大卫等穴位。
子宫脱垂一度食疗法
子宫从正常位置沿阴道下降,宫颈外口降至坐骨棘水平以下,甚至子宫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称之为子宫脱垂。通过对其病因和发病机制的调查,了解到是由于分娩损伤、产后过早参加劳动,特别是重体力劳动,或有慢性咳漱等疾患,因而使盆腔组织不能得到如期恢复;绝经期及哺乳期妇女体质虚弱,盆底组织松弛,对子宫与阴道的支持力减弱;在子宫后位的基础上,长期腹压增加,如慢性咳嗽、习惯性便秘及经常蹲位工作;平时缺乏体育锻炼,体质虚弱,肌肉松弛等,都容易造成子宫脱垂。轻度脱垂一般是指子宫颈下降距阴道口不到4厘米,其他不适症状不明显;中度脱妇垂是指子宫颈已完全脱出阴道口外,出现下身下坠感,腰酸腹胀白带增多;重度脱垂是指子宫颈与子宫体已全部脱出阴道口外,由于脱出的宫颈长期暴露在外,经常受到磨擦,很容易破损感染疾溃烂,流出脓样的白带或血水,并感觉路不便、月经紊混,经血过多,或有不规则的阴道流血,同时出现尿频、尿失禁、排尿疗困难等严重症状。
子宫脱垂多见于产后,且多发生于体力劳动者,在中国农村并不少见。此病严重影响了妇女健康,且不易很快治愈。本病属中医“阴脱”、“阴挺”、“阴菌”范畴,在治疗时,可多采用如下食疗处方。
例1:鲜牛肉100克,剁成肉末,加入姜汁、酱油、花生油适量,拌均匀,蒸熟后即可食用。此方可多吃几次。
例2:猪腰子一个,洗净切片,加砂仁3克,油、盐少许,搅匀后蒸熟服食。
例3:山药粉、白面粉各100克,冷水调煮为粥,待熟时加入葱、姜红糖适量,再煮半小时即可。趁热食服。此粥常年服食更有益。
例4:猪大肠一节(约30厘米长),洗净,装入升麻10克、黑芝麻60克,两头扎紧,加清水适量,煮熟后去升麻及芝麻,调味后吃肠饮汤。
例5:金樱子15克,煎汤去渣,加粳米100克,煮为稀粥。每天食2次,3天为一疗程。
患者在饮食上应注意的事项:患者多数体质较差,宜加强营养,除日常饮食应富有营养而易消化外,还应多进有补养作用的辅食,如鱼类、蛋类、核桃、莲子、新鲜水果、枣类等;宜少食肥腻助湿之味,以免生疾碍脾;应忌烟、酒、辛辣刺激的食品或调料。
子宫脱垂一度体疗法
国内外医学界一般认为,生殖道脱垂是由于无力性体质及后天性分娩损伤使子宫周围韧带、盆底肌、腹壁肌松弛,并可能进一步引起子宫膀胱脱垂。因此,子宫后倾后屈与生殖道妇脱垂,是骨盆组织松弛的表现,但程度有轻重不同。
进行盆底肌肉锻炼,主要是锻炼支持盆腔器官的提肛肌和尾骨肌。锻炼腹肌和膈肌,对增强底肌也有良好作用。当腹肌、膈肌收缩时,腹腔容积缩小,腹内压加大,此时盆底肌即承受较重的压力,引起相应的收缩。因此,要想很快增强盆底肌,除锻炼提肛肌、尾骨肌外,尚需进行腹肌与膈肌的练习。
对于严重的子宫脱垂,应首先治疗炎症和水肿;最简便的治法是先用1/5000~1/10000的过锰酸钾液清洗。待炎症水肿等情况基本纠正后,再集中有效的方法,采取突出治疗,使子宫达到理想的提升,最后长期巩固疗效。经验证明,不仅轻、中度子宫脱垂医疗体育有很好的疗效,而且重度脱垂也能获得满意的效果。
子宫及生殖道脱垂的妇女,其子宫位置异常,呈后倾屈状,患者可根据个人情况选练如下医疗体操进行矫正。
示例I
第一节,姿势导引。仰卧或俯卧位皆可,将臀部垫高,使子宫尽可能较快地复位;复位后,再用力使盆底肌肉紧缩,如同要忍住大便或小便的动作那样,继而放松;如此一紧一松为一次,每日练习2~6回,每回100~300次。此法最易实行,且对严重的子宫脱垂初期阶段特别适用。待痊愈或接近痊愈后,则不必每次操练都一定要垫高臀部,可采取自然体位,无论坐、卧、立均可以巩固疗效进一步增强骨盆底肌肉。
第二节,患者平仰卧,全身各部位尽量放松,无一处紧张用力的地方;屈膝使脚跟靠近臀,两手沿躯干放置;用脚与肩胛带撑住身体,将臀部从床上提起,同时吸气;继而放下臀部,同时呼气;吸气时,肛门要收紧,呼气时,肛门及全身要放松;如此一紧一松地练习10~30次。
第三节,子宫基本复位后,可采取仰卧、俯卧、侧卧或站立,两腿伸直交叉并紧,同时尽可能用力提肛门及阴门:继之两腿肌肉及会阴肌肉同时高度放松;如此一紧松地练习100~300次。
熟练后,也可配合呼吸,吸气时提肛,呼气时放松。
第四节,仰卧,两手抱大腿,不用肘部支撑而起,身向前俯同时极力提缩肛门及阴门;再缓缓躺下,全身放松;如此练习10~30次。
第五节,仰卧,两臂侧平伸,掌心向上;左手不动,右手与中年妇女常见疾病的疗法。
左手击掌,同时转肩,但骨盆尽可能不动;向反侧做同样动作如此左右侧击掌10~30次。
第六节,患者俯卧,胸部贴床,头向一侧,两腿跪起,两膝撑在床上,两膝稍分开,注意两大腿需和床成垂直线;每日早晨和午睡醒后各行一次,开始每次5分钟,以后可逐渐加至20分钟。这种练习对子宫后倾的患者极有好处。此外,多做此式也有助于巩固子宫脱垂痊愈后的疗效(见图17-1)。
示例Ⅱ
第一节:挟臀分脚运动
预备姿势:直体仰卧。
动作要领:两脚尖向左、右二侧分开,同时两侧臀部挟紧,肛门同时向内缩起(提肛)。然后还原,共做6次。
作用:锻炼盆底肌。
注意事项:①两脚尖尽量向外分;②臀部肌肉要用力收缩,互相挟紧收拢;③肛门向内缩起时要维持10秒钟左右再放松。
第二节:半桥提肛运动
预备姿势:仰卧,两手托住腰部(大拇指向外),两膝弯曲,脚跟靠近臀部。
动作要领:两脚撑床,髋部向上挺起(抬臀),同时提肛(见图17-2),然后还原成预备姿势。共做6次。
作用:增强盆底肌。
注意事项:提肛要维持10秒钟左右,然后放松。
第三节:控腿运动
预备姿势:直体仰卧。
动作要领:两腿并拢,直腿举起,在离床20-30厘米高处停住不动,控腿10秒钟左右(见图17-3),然后还原。共做6~8次。
作用:发展小腹部肌肉,间接锻炼盆底肌。
注意事项:①控腿时间不得少于10秒钟②两膝不能弯曲;③两腿举起高度以小腹部肌肉感到紧张用力为宜;④腹肌力量增强后,脚上可绑沙袋增加负荷或两腿间夹物以加大强度。
第四节:跪撑后举腿
预备姿势:两臂弯曲,以肘撑床,两腿弯屈跪于床上(大腿与小腿的夹角成90度)。
动作要领:左腿伸直尽量向斜后上方举(见图17-4),然后还原换右腿做。各做6~8次。
作用:改善盆腔血液循环,锻炼骨盆肌肉。
注意事项:举腿时膝要伸直,上体尽量不动。
第五节:伸腿抬臀运动
预备姿势:两臂弯曲,以肘撑床,两腿弯曲,跪于床上(见图17-5).
动作要领:两肘用力撑床,两腿伸直(脚前掌着床),臀部抬起(见图17-6),然后还原成预备姿势。共做6~8次。
作用:利用体位有助于子宫恢复原位。
注意事项:①抬臀时臀部要保持不动;②膝关节要伸直;③两腿伸直后与身体的夹角不能大于90度;④头可以侧卧于枕头上;⑤高血压患者禁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