疗程:I度子宫脱垂注射2次,I度3次:度4次。每次间隔1-3天。
适应症:凡子宫脱垂I、I、Ⅱ度的女,无禁忌症者,均可采用本法治疗。
禁忌症:患者有严重心血管疾病、出血性疾病、恶性肿痛、严重肝肾疾病等均不宜采用本法治疗。体质过度衰弱、急性炎症性疾病、发热者,以及月经期、妊娠期、产后不满三个月、流产后不满一个月者,暂不给注药。
副作用:部分病人于注药后数分钟出现下腹疼痛、腰酸痛、恶心、呕吐、头昏等,少数病人出现出汗、畏寒、发热、尿频尿急、尿潴留、脉搏减缓、血压下降等较重之反应,一般经休息30分钟后可自行消失反应较重者可对症治疗,如内服解痉止痛剂,或注射阿托品等。
为了减轻副作用的发生,除提高药品质量(如提高药品澄明度等),切实掌握注射的操作规程,准确掌握注射部位外。我们还根据外省经验,对药方的组成进行了一些改变①去掉原方中的盐酸普鲁卡因,改用苯甲醇。原方中的普鲁卡因在生物溶液中较不稳定,加之经高温消毒后,常可氧化产生少量普鲁卡因酰胺。少数特异质病人可出现恶心、呕吐、腹泻、发冷及脉搏减慢、血压下降等副作用。在实践中我们体会到改用苯甲醇除有局部止痛作用外,注射剂加入苯甲醇后还有防腐作用。故我们认为将原方中的普鲁卡因去掉,改用苯甲醇代替优点较多。②注射液进行分装时,加入阿托品少量(每10毫升“291-3”注射内加入硫酸阿托品0.5-1毫升)可以减少患者注射治疗后出现的恶心、呕吐、腹痛及冷汗、脉缓、血压下降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