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养生人群/中老年养生/文章正文

老年人性格变化的7个阶段_老人心理变化过程

浏览: 发布时间:2017-09-10 22:42:39

美国老年心理学家皮克专门对老人性格变化的阶段进行了研究,提出了“性格变化阶段论”。他把人的后半生分为七个阶段,这七个阶段划分的标准不是依据年龄,而是根据人的社会心理特征,每一阶段,人在心理上都有一种转化。

一般来说,前四个心理转化阶段处于中年期;后三个心理转化处于老年期。

不过在事实上,人与人之间的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一)第一阶段:尊重智慧胜过尊重体力

人到中年,体力逐渐下降,精力不如以往,而人生的经验与智慧却日益增长。因此进入中年期的人们,往往更加重视并充分利用自己的经验与智慧来适应社会的需要,他们不再倾向依赖体力来有效地工作。“用手”和“用脑”的意义对他们来说,后者显得更为重要。的确,阅历是中年和老年最大的财富。

(二)第二阶段:社会的人际关系胜过两性的人际关系

伴随着年龄的增长,中老年人往往不再把异性作为性的对象,而是作为朋友对待,并努力发展新的、更具深度的人际关系。中老年人在这一阶段,会更看重知己的价值。忘年之交、生死之交可用来形容中老年人深厚的友谊。

(三)第三阶段:情绪的淡漠胜过情绪的丰富

进入这一阶段后,人的情绪从鲜花之“绚烂”归于落叶之“平淡”,显得很是淡泊。中老年人对于社会上的热门话题、热门人物、热门活动开始缺乏兴趣,很少参与。他们较多地转向自己的内心世界。

(四)第四阶段:心理上的刻板性胜过随和性

经过几十年的漫长生活,老年人逐渐形成起来的对外界事物的态度已经比较固定,他们对自己的看法也相当固定,形成了二套比较模式化的行为方式。这时,老人的心理上开始有闭锁的倾向,他们对于新的理论或思想不易接受,变得“顽固”起来。因此,这一时期内老人需要努力保持心理上的随和性和开放性,这样有利于适应老年期的生活。

(五)第五阶段:关心自己胜过关心工作

年轻时有工作的时候,人们一般会把工作看得和自己一样重要,十分有事业心,希望在工作领域打出一片天地。然而离开了工作岗位之后,老人就开始变得更加关心自己了,形成了新的评价自己的标准,他们评价自己的价值将单纯地以自己的为人为依据,而与工作的业绩无关。

(六)第六阶段:关心身体健康胜过关心心理健康

年轻的时候,身体一般没有什么问题,所以一般人更关注心理上的快乐与痛苦;而到了老年,人的体力衰退了,身体健康经常出问题,于是老人往往十分关心自己的身体健康,相对来说,对自己的精神生活就显得注意不够。这时老人应注意摆脱以身体健康为中心的想法,增加社会交往,充实内心的心理生活。

(七)第七阶段:对死亡的恐惧

如果老人开始预感自己的死亡,并产生恐惧感时,应劝导老人以自我超脱的态度来看待,坦然地面对死亡。“自我超脱”可以通过继续为社会作贡献来实现,如帮助他人、加强友谊等,使老年人度过一个充实的晚年,摆脱对死亡的恐惧。

皮克所提出的人生后半期性格特征的七个阶段理论,为老年人保持心理协调、顺利地度过晚年提供了重要启示和标准。在人的一生发展中,必然会在各个阶段遇到矛盾与挑战,因此,在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做好充分的物质和心理准备,是十分重要的。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老年人离退休后失落心理

中老年养生2017-09-13
老年人离退休后失落心理如何调适

耳聋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有

中老年养生2017-09-13
耳聋老年人的心理特点有哪些?如何照顾耳聋老人

​老年人性格变化问题的

中老年养生2017-09-10
​老年人性格变化问题的应对

老年人性格的6大特点_老

中老年养生2017-09-10
老年人性格的6大特点_老年人性格的6大变化

老年人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中老年养生2017-09-10
老年人的性格特点有哪些

70到80岁老年人每天吃什么

中老年养生2018-05-23
70到80岁老年人每天吃什么好?70岁以上老人饮食指南

中老年人穿西装的常识_老

中老年养生2017-05-01
中老年人穿西装的常识_老年人穿怎样西装好看

老年人打麻将的好处与坏

中老年养生2017-11-24
老年人打麻将的好处与坏处_老年人打麻将的危害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征_老

中老年养生2017-09-10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征_老年人身体变化特点

8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吃什么

中老年养生2018-05-23
8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吃什么?80岁老人饮食调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