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支气管炎
急性支气管炎是由感染、物理、化学刺激或过敏等因素引起的气管黏膜的急性炎症,其中有70%~80%是由病毒引起,为临床常见病。主要症状有咳嗽和咯痰。常见于寒冷季节或气候突变时节,常由上呼吸道感染、鼻炎、流感等病毒或细菌向下蔓延而成。病愈后支气管黏膜结构可以完全恢复正常。在中医属“咳嗽”范畴。
【临床应用】
武润平报道,用金匮肾气丸治疗咳嗽患者45例,病程7~20天,平均145天。40例为感冒而引起的咳嗽,2例为心衰,3例为慢支。适应证:凡咳嗽病程超过1周,夜间平卧位加重,白天及坐起时有轻微咳嗽或不咳,不伴发热、咽痛等,或伴畏寒,小便清长,纳差,嗜睡。单纯服用金匮肾气丸,成人每次8粒,每日3次,小儿酌减。45例经治疗后,咳嗽完全消失39例,减轻6例,疗程最短1天,最长5天。
【病案举例】
田某,男,52岁,教师。因咳嗽2个月于1992年5月3日就诊。自诉于是年3月上旬受凉后出现发热、咳嗽,咯少量白痰,在当地医院诊为上呼吸道感染,口服感冒通、必嗽平、百炎净,治疗后热退,咳痰消失,但遗有咳嗽、口舌干燥,服用美沙芬有效,但移时复作,昼夜不止,遂改服中药数十剂,多为养阴润肺止咳之品,仍无任何疗效。刻诊见咳嗽阵作而汗出,声低气怯,舌质淡胖,苔薄白而干,脉沉,尺脉极弱。证属肾阳虚衰。
治以温补肾阳,敛肺止咳。方以金匮肾气丸加味。处方:熟地、淮山药、茯苓、山萸肉各15g,丹皮、泽泻、款冬花各10g,五味子、诃子各9g,肉桂、制附子各6g。连服6剂告愈。
【讨论】
急性支气管炎,属中医学的“咳嗽”范畴,临床西医用止咳、消炎等药治疗。中医认为,多为肺失宣降肺气上逆所致,常用清肺泄热、养阴润燥、宣肺化痰、温肺化痰等治法而获效。但如若辨证不确,久用苦寒之品,伤及肾气;或因素体肾气亏虚,失于摄纳,导致气不归根,重因外邪引动冲气上逆,肺失宣降而致咳嗽。邪气损伤肾阳,阳虚水泛,咳嗽上逆,夜间阴气旺盛,阳气更虚,故咳嗽以夜间为重;阳虚不能蒸化津液,水不上承,则口舌及舌苔干燥,此时万不可认为阴虚肺燥;津液不化者,亦可表现舌质淡胖,苔薄白不燥。另外患者常伴有腰痛、畏寒怕冷、踡卧等阳虚证候,老年女性常有咳则遗尿。以肾气丸补水中之火以鼓舞肾气,适当配伍温润镇摄敛肺之品,如:紫石英、五味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