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方配方组成】防己30克,椒目30克,葶苈30克,大黄30克。
【用法】上药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丸重6克,每次1丸,食前温水送服,每日3次。酌情逐增。
肺动脉压力超过正常称为肺动脉高压,即当肺动脉收缩压超过4千帕(30毫米汞柱)或肺动脉平均压超过2.66千帕(20毫米汞柱)时,则表示有肺动脉高压存在。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临床特点是肺血管梗阻性疾病伴有右心衰竭。此病可发生在任何年龄,但以学龄儿童多见。原发性肺动脉高压的突出临床表现包括运动不耐受和乏力,也可表现为心前区疼痛,头晕、晕厥和头痛。在疾病晚期,由于右心压力增高经过卵圆孔发生右向左分流,病人可出现紫绀。由于心脏排血量降低,病人可有四肢凉,面色灰等表现及右心衰竭如肝脏大、水肿、颈静脉怒张等体征。根据《湖南中医杂志》2001,17(5):1,林琳等报道:加味已椒苈黄汤治疗肺动脉高压15例,结果显效2例,有效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86.67%。处方:汉防己6~12克,州椒目6~12克,制大黄6~12克,熟附块6~12克,葶苈子15~30克。以上中药每日1剂,水煎2次,混合药汁100~200毫升,分2次口服,疗程为14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