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迫法是将药豆(植物种子,如王不留行籽、油菜籽、白芥子、绿豆、花椒子;或药丸,如六神丸;或磁性金属粒等)粘于胶布,贴在耳穴上,进行揉、按、捏、压,使局部产生酸、麻、胀、痛等刺激感觉,以达到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
1.适应证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痛经、经行头痛、经行不寐、经前面部痤疮、经行风疹、经行吐衄、经行浮肿、外阴炎、阴痒、子宫脱垂、盆腔炎、子宫内膜异位症、恶阻、胎位不正、妊娠肝炎、产后痉症、产后汗出、产后头痛、产后不寐、缺乳、引产、更年期综合征、面部色素沉着等疾病。
2.操作方法进行耳穴压迫时,首先要根据病证,进行耳穴探查,找出阳性反应点, 局部经酒精消毒后, 将药豆放置在0.5cmx 0.5cm大小的胶布中心, 用镊子夹取胶布,将药豆对准选定的耳穴紧紧贴压,并轻轻揉压1~2分钟。每次以贴压5~7穴为宜,每日按压3~5次,每次10分钟左右,隔1~3日换药1次,两耳交替或同时贴用。
3.疗法特点中医认为,人是一个完整的整体,耳朵和人的脏腑息息相通。根据中医经络学说,十二经络也都与耳部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因此,内脏的生理病理信息均会在耳朵上有所反映。当人体内脏和躯体有病时,往往在耳朵的相应穴区出现某些病理反应点,如压痛、皮肤电阻改变、变形、变色、脱屑等。反之,当针刺或按压这些病理反应点时,也可对脏腑发送信号,调节其功能,并能治疗该脏器的相关疾病,所以就把这样的一些反应点称为“耳穴”,对其按压可以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4.注意事项①耳穴用酒精棉球消毒,干燥后方可贴压,以免脱落。②夏季贴压时间不宜过长,以防胶布潮湿或皮肤感染。③对胶布过敏者,可改用粘合纸代替。④耳郭皮肤有炎症或冻伤者,不宜采用。⑤孕妇、习惯性流产、年老体弱者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