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医常识/文章正文

三黄排石汤的作用与功效主治_配方组成与临床效果

浏览: 发布时间:2020-08-01 17:31:24

【作用与功效主治】功能清热祛湿,利胆排石。主治手术后胆道残余结石(湿热型)

【处方组成】黄连20克、黄芩15克、生大黄15克(后下)山栀15克四川金钱草60克、茵陈30克、郁金15克、木香10克、枳壳15克、芒硝15克(冲),水煎服。

【辨证加减】若为气郁型,当疏肝利胆,行气排石,用柴胡10克、郁金15克、香附10克、木香10石、枳壳15克、黄芩15克、生大黄10克(后下)芒硝10克(冲)四川大叶金钱草30~60克;若为热毒型,则清热解毒,扶正祛邪,攻补兼施,用犀角2克(或水牛角15克)生地30克、丹皮15克、玄参15克、黄连10克、银花30克、连翘15克、茵陈30克、金钱草60克;若血瘀型宜活血化瘀,疏肝利胆,用柴胡10克、桃仁12克、红花10克、三棱10克、莪术10克、川芎12克、玄胡10克、川楝子10克、当归15克、赤芍12克、丹参15克、郁金15克、茵陈20克、四川金钱草30克;结石静止期或术后作为预防,用柴胡10克、郁金15克、姜黄15克、白芍15克、黄芩10克、龙胆草10克、山栀10克、生大黄10克、玄胡10克、木香10克、四川金钱草30克、茵陈20克,水煎浓缩成200毫升与猪胆汁1:1制成水丸或蜜丸。术后带T管者,除内服中药外,并用中药煎剂消毒后经T管冲洗,每日1次。

【临床疗效】治疗89例,其中气郁型46例,湿热型34例,热毒型2例,血瘀型7例。治疗结果,治愈17例,占11%;好转64例,占72%;无效8例,占9%。

38.png

【处方来源】北京中医研究院西苑医院李世忠。

【按语】湿热型与热毒型治疗时应加用补液、抗生素等。按中医辨证分型分析,以湿热型疗效较好,治愈10例,占该型的24%,热毒型与血瘀型疗效较差。(朱培庭)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

中医常识2019-07-19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吃什么?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

中医常识2020-07-03
炒苍耳子的作用与功效、应用_成分、炮制方法与应用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

中医常识2019-07-19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在家辟谷步骤与注意事项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

中医常识2019-03-19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生髓-肾与骨的关系与原理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

中医常识2019-06-27
血府逐瘀丸的作用功效与禁忌_临床新用与适应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