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医常识/文章正文

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虚湿盛型水肿

浏览:作者:zhagndandan 发布时间:2020-06-28 22:18:51
养生之家导读:升阳益胃汤治疗慢性肾衰竭脾虚湿盛型水肿效果怎么样呢?一起来看看下面的介绍吧。

方术内容

所有病例接受本法治疗时不停用利尿剂,同时控制饮水,严格低盐饮食。以升阳益胃汤加减,方用黄芪30g、党参20g、白术15g、丹参15g、黄连10g、半夏15g、陈皮15g、茯苓15g、泽泻15g、防风10g、羌活10g、独活10g、柴胡15g、赤芍15g、炙甘草10g,水煎日一剂,200ml分早晚温服。疗程1个月。

临床疗效

治疗22例,痊愈11例,有效10例,无效1例。

治验点评

慢性肾衰竭水肿基本病理生理机制是肾小球滤过率减少,肾小管对钠的重吸收增加,钠离子潴留细胞外而致水肿。临床特点是多从眼睑颜面开始而后遍及全身。中医古籍对本病描述颇多,如《灵枢·水胀》:“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内经·湿论》:“跗肿肉如泥,按之不起。”也有古籍指出其病因病机,如《诸病源·候论》:“阳缺少,劳伤脾胃既”

71.png-sy

寒,积寒为水。”《医宗必读·水肿胀满》:“虚人为肿者,上虚不能制水也,水虽制于脾,实则统于肾”等。现代中医认为慢性肾衰竭出现的水肿与肺脾肾功能失调、三焦气化失司密切相关,然脾肾两虚贯穿始终。脾气虚弱,脾阳被困,清阳不升,运化失司,湿邪留恋,水湿内停,久病伤肾,肾失蒸化,开阖不利,水液泛溢肌肤而致水肿。本病发病过程中乏力、恶心、纳差、双下肢水肿多见,因此临床多以脾胃虚弱辨证,予升阳益胃汤加减论治。升阳益胃汤出自金·李杲所著《脾胃论》,原方主治肺之脾胃虚,方由黄芪二两,半夏、人参、炙甘草各一两,白芍、防风、羌活、独活各五钱,陈皮、茯苓、泽泻、柴胡、白术各三钱,黄连二钱组成,共凑补脾益肺、和胃化湿、疏肝解郁、祛风除湿兼去湿热之功。本研究以升阳益胃汤加减,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与防风、羌活、独活、柴胡合用,补中有散,发中有收,具有补气健脾升阳之效;茯苓、泽泻淡渗利湿,使湿有去路;半夏、陈皮、黄连益气和胃,清热泻火;丹参、赤芍活血化瘀,水与血皆属于阴,相互倚行,互宅互生,水蓄可病血,血结亦病水,如化瘀得当,水肿自消。本方健脾益气,升阳利水祛湿,切中慢性肾衰竭脾虚湿盛型水肿病机,结果证实疗效确切。对心房钠尿肽水平影响是其可能的作用机制:本研究结果证明,升阳益胃汤短期内应,、,

用对24小时尿蛋白定量、血浆白蛋白、血肌酐并无显著影响。

心房钠尿肽由心房肌细胞合成并释放,生理作用是扩张血管平滑肌,增加肾小球滤过率,抑制肾小管重吸收,增加肾排钠和排水的增多。本研究表明升阳益胃汤可以使慢性肾衰竭患者血浆心房钠尿肽水平一定程度升高,其较好的利水消肿作用机制可能与此相关。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地肤子方的作用与功效主治_配方组成与临床效果

中医常识2020-07-29
地肤子方的作用与功效主治_配方组成与临床效果

升阳益胃汤的作用与功效主治_配方组成与临床效果

中医常识2020-07-23
升阳益胃汤的作用与功效主治_配方组成与临床效果

升阳益胃汤加减方有哪些?

中医常识2019-07-08
升阳益胃汤加减方有哪些?升阳益胃汤名医心悟与加减经验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

中医常识2019-07-19
初次辟谷的正确方法_自己在家辟谷步骤与注意事项

辟谷7天复食食谱

中医常识2019-07-19
辟谷7天复食食谱_辟谷开谷吃什么?正确方法与注意事项

水肿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

中医常识2019-06-04
水肿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_治疗水肿吃什么中药与处方方剂?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1

中医常识2019-03-19
肾主骨是什么意思?肾主骨生髓-肾与骨的关系与原理

牙宣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

中医常识2019-06-15
牙宣的中医辨证论治与治疗方法_治疗牙宣吃什么中药与处方方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