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术内容
口服茯神散加减治疗,①药物组成:茯神30g,人参3g,黄芪15g,赤芍10g,牛膝12g,琥珀5g,龙齿15g,生地黄8g,桂心3g,当归12g。②随症加减:若失血过多加阿胶,芍药;伴恶露淋漓不尽者加益母草;伴乳汁不行者加王不留行,炮穿山甲;伴纳差食少者加砂仁,藿香;若气短懒言者加炙甘草;若寐差多梦加炒酸枣仁,合欢皮。③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取汁500ml,分早晚2次温服,连服60天观察疗效。
临床疗效
治疗48例,痊愈33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
总有效率为93.75%。
治验点评
随着医学的发展,心身医学日益受到临床各学科的重视,孕产妇的心理保健尤为重要。近年来,产后抑郁症极为常见,发病率逐年增多,症状以落泪悲伤、情绪不稳定、罪恶感、畏食、睡眠障碍、集中和记忆困难、疲乏、易激动、应付婴儿不适当等为特征。有些是产后有一段时间健康后来发病,另一些则是产后心绪不良发展而来。因其发病原因尚不明确,至今亦尚无统一的诊断标准,往往被产科医生忽视而得不到及时治疗。目前西医一般采用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帕罗西汀、舍西林、氟西汀等和三环类抗抑郁药阿米替林等治疗,因其副作用大和对胎儿影响尚不明确,不能对产后抑郁产妇予以长期、正规的治疗。中医学对本病尚无专论,根据其临床症状,当属产后情志异常,脏躁等,其病因病机、临床表现、治疗的描述散在“产后惊悸恍惚”、“产后不语”、“产后乍见鬼神”
等章节。因其发生在产后,与产褥期的生理、病理有关,故《中医妇科学》第7版把本病单例为产后抑郁。其病因多由产时失血,血不养心,心神失养或过度思虑,损伤心脾,产后多瘀、瘀血停滞、上攻于心;或肝气郁结,肝血不足,魂失潜藏,发为本病。病位在心、脾,与肝、脑、肾密切相关,治宜调和气血、安神定志。方选《医宗金鉴·妇科心法要诀·产后门》中茯神散加减,方中茯神味甘性平,归心、脾、肾经,有宁心安神之功,专用于心神不安,惊悸,健忘等;人参大补元气,补脾安神,《本经》曰:能“补五脏,安精神,适魂魄,止惊悸,除邪气,明目,开心益智”;黄芪补气助人参补益之功;琥珀、龙齿味甘性平,归心、肝、肾经,均能镇惊通窍安神,龙齿兼能平肝潜阳,琥珀长于活血散瘀;牛膝、赤芍药养血平肝、活血化瘀,使瘀血去新血生;生地黄性寒滋阴生血,桂心性温助心阳、通血脉、交通心肾、促进血行,二药合用,滋而不腻,温而不燥。全方合用,共奏健脾益气,养心安神,活血化瘀之功。经过临床观察疗效满意,无明显副作用。若同时配合心理治疗,保证产妇产后充足睡眠和休息,避免过多和过重的心理负担,更能缩短疗程,促进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