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衄又称鼻出血,在临床上较为常见。多因肺有伏热;或外感风热;或饮酒过度、多食辛辣之物;或阴虚火动、气阻于肝、肝火偏旺、木火刑金、热灼肺络、血从鼻腔流出所致。鼻出血,或偶尔出血,或时作时止,甚则鼻衄如注不已。
止血散
【组成】棕榈炭、茜草各30g,红糖50g。
【用法】将前2味药共研为极细末,放入茶杯中,冲入沸水,并加红糖搅匀,分早、中、晚各服1次。一般服药1~3次即止血。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鼻出血。
龙蓟散
【组成】龙骨100g,大蓟、小蓟各50g。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贮瓶备用。用时令患者仰头,再取本散少许吹入患侧鼻孔内。不效,隔10分钟再吹1次。一般用药3~5分钟即可止血。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鼻出血。
青黛散
【组成】青黛粉30g。
【用法】先以生理盐水洗净鼻外部的血及鼻腔内出血块,仔细看清鼻出血部位。再在消毒棉片上撒匀青黛粉,用鼻钳扩大前鼻孔,持鼻钳将带有药的棉片塞入鼻腔,贴在出血部位。上药时应嘱患者暂停呼吸,以防青黛吸入引起咳嗽。上药后休息10分钟,如无继续出血,嘱翌日复诊。一般用药1~3次即可止血。
【功效】清热止血。
【主治】鼻出血。
栀墨饮
【组成】栀子30g,陈京墨汁50ml,三七粉(吞服)3g。
【用法】将栀子放入茶杯中,用开水冲泡(加盖5分钟)倒入墨汁,拌匀,待温,1次送服三七粉。不效,隔30分钟再如上法服1次。一般服药1次,最多2次即止血。
【功效】清热泻火,活血止血。
【主治】鼻衄如注不已。
【附记】笔者经验方。多年应用,疗效满意。
茅根汤
【组成】白茅根60g,侧柏叶15g,百草霜、血余炭各9g。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日服3次。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鼻衄。
【附记】随证加减法:肺热者加金银花15g;胃火者,加石膏30g;肝火者加龙胆草15g;虚火者加玄参30g。
二白散
【组成】白及、白鲜皮、五倍子、海螵蛸各等份。
【用法】将上药共研为极细末,贮瓶备用。用时令患者仰头,将药末吹入患侧鼻孔内,每次吹入0.5~1g,日吹2次。或用药棉蘸药末,卷成圆锥形,塞入患侧鼻孔内,血止后3或4小时取出。一般用药1或2次即止血。
【功效】清热,收敛,止血。
【主治】鼻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