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杀黄膘猪,斗大煮一锅。
炒熟半升籽,清香腮里钻。
—-《南瓜子》·清·叶德尧
物种基源
南瓜子为葫芦科南瓜属一年生蔓生藤本植物南瓜(Cucurbitamoschata)的成熟干燥种子,又名南瓜仁、白瓜仁、金瓜米等。炒货中的“南瓜子”是南瓜、倭瓜、窝瓜、葫芦瓜、玉白瓜等的统称,但因大部分取自南瓜,所以习惯统称南瓜子,是老少喜爱的干果炒货食材,各省均有产出。云南的昭通、丽江是我国出口南瓜子的重要产地,出口的品种主要有雪白瓜子、光边瓜子和花边瓜子。
生物成分
据测定,每100克南瓜子含蛋白质35.1克,脂肪31.8克,碳水化合物8克,膳食纤维4.9克,还含钙、磷、铁、胡萝卜素、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尼克酸、南瓜子氨酸等营养物质。
作用功效
1.性味归经
南瓜子,味甘,性平;归脾、大肠经。
2.医学经典
《毒性本草》:“驱虫、杀虫、补脾益气。”
3.中医辨证
南瓜子,味甘,性平,有驱虫利水功效,中医临床主要用于治疗绦虫、蛔虫、血吸虫病以及便秘、贫血、营养不良、产后缺乳。
4.现代研究
南瓜子富含脂肪酸,可使前列腺保持良好功能,所含的活性成分可消除前列腺炎初期的肿胀,还有预防前列腺癌的作用。每天吃上30克左右炒熟的南瓜子,可有效地防治前列腺疾病。南瓜子含有丰富的泛酸,可缓解静止性心绞痛,并有降压的作用。南瓜子也是维生素E的最佳来源,可以抗老化。根据我国专家研究发现,南瓜子中含有大量的磷质,如果常吃南瓜子,可以防止矿物质在人的尿道系统凝结,使之随尿排出体外,达到预防胆结石的目的。
食用注意与禁忌人群
不宜多食,多食则壅气滞膈。
传说故事
李时珍与南瓜子
相传,李时珍师徒采药来到太行山区的时家庄,发现庄上的孩子一个个面黄肌瘦,脸上尽是虫斑。便对庄主说:“庄上的这些孩子一个个面黄肌瘦,骨瘦如柴,有病何以不治?”庄主叹了一口气:“这穷山野洼,哪有什么药来治孩子的病啊。”这时李时珍把眼光落在院外的一只只大南瓜上,这些大南瓜,小的有十几斤,大的有几十斤。李时珍对庄主说道:“药是现成的,只是未用罢了。”“此话怎讲?老先生。”李时珍指着院外的南瓜说道:“把这些大南瓜剖了,把瓜子掏出来洗净,连晒都不要晒,放锅里用文火慢慢炒,炒成半焦,分给孩子们吃,每人一两,别给吃饭,明天看效果。”果然,第二天,庄上凡吃炒南瓜子的孩子在大便中拉下各种大小不同的蛔虫、绦虫等各种寄生虫。从此,人们便知道南瓜子能治各种虫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