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清·尤乘《寿世青编》。
【原料】开姜1~3克,高良姜3克,粳米60克。
【制作】①先煎干姜、高良姜取汁,去渣。②药汁中加入粳米,同煮为粥。
【服法】每日2剂,早、晚各1剂。
【功效】温中和胃、祛寒止痛。
腹痛吐泻一症,有寒热虚实之分,气湿虫食之别。本方所治者,系中焦阴寒内盛所致。方中干姜,既是调味佐餐之品,又是温中祛寒之药。其性热、味辛,善入脾胃。《珍珠囊》认为“干姜其用有四,通心助阳,一也;去脏腑沉痛痼冷,二也;发诸经之寒气,三也;治感寒腹痛,四也。”
高良姜亦善于温散脾胃寒邪,然止痛、止呕作用更为显著。二药配伍,即为《和剂局方》的二姜汤,该方温中之力虽强,但燥热之性较剧,且辛辣味颇重。今改作食疗,煮粥食用,则得以扬其长处,避其短处。现代研究表明,干姜含姜醇、姜辣素及多种氨基酸。姜辣素对
口腔及胃粘膜有温和的刺激作用,故能促进消化液分泌,使食欲增加,并能抑制肠内的异常发酵及促进积气排出。高良姜能刺激胃壁神经,使消化功能亢进。
【适用人群】①脾胃虚寒、脘腹冷痛、呕吐、呃逆、泛吐清水等症。②脾胃虚寒引起的肠鸣腹泻。③体质偏寒、畏寒、怕冷、四肢不温者保健服用。
【禁忌人群】①对于久患胃虚寒的人,本方宜先从小剂量开始,逐渐增加,并坚持守方,方可收到良好效果。②热性疾病不宜服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