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肤性味甘、苦、寒。有清湿热、利尿的功效。
【别名】
扫帚苗、扫帚菜、扫帚草等。俗称甜落藜。
【特点】
地肤是藜科地肤属中以嫩茎叶供食用的一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南欧及日本,喜温暖和光照充足,耐旱、耐碱、不耐寒,能适应各种土壤,但以肥沃疏松的土壤为好。
【识别和采挖】
地肤植株高度为50~100厘米,茎粗硬,分枝繁多,株丛密集成卵圆至圆球形,被短柔毛,叶互生、淡绿色,窄条形至线形,全缘。全株秋季变成红紫色。花小、腋生,集成稀疏的穗状花序,秋季开花。
地肤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地区和山东、陕西、河南、安徽等地。
【营养成分和食用方法】
地肤每百克可食部分中含胡萝卜素4.36毫克、维生素B2 0.13毫克、维生素C62毫克等营养物质。

食用方法很简单,春夏季采嫩叶茎,用开水烫一下,凉拌或炒食,可荤可素,也可做汤、做馅,还可烫后晒成干菜。
【保健功效】
(1)清热解孝:地肤苗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治疗赤白痢疾、泄泻、热淋、风疹、淋病等。
(2)利尿通淋:地肤子有清湿热、利尿的功效,主治尿痛、尿急、小便不利、荨麻疹;外用可治皮癣及阴囊湿疹等病。
【食疗偏方】
(1)小便频多:地肤苗90克,水煎,1日分3次服。
(2)痈疽肿痛:地肤果、莱菔子各30克,水煎,趁热频洗患处,1日2次。
(3)热淋、尿涩:地肤苗60克或鲜品300克,水煎服;或用鲜嫩叶茎,开水烫后炒菜食用。
(4)血痢:地肤子15克,地榆炭、黄芩各9克,研细末,每次服6克,每日2次。
(5)吹乳:地肤果研成末,每次12克,热酒冲服,出汗即愈。
(6)荨麻疹:地肤子、白附子、蛇床子各等份,共研细末,猪油少许调匀,外涂患处。
(7)眼被物伤:鲜地肤适量,洗净,捣烂取汁,频点伤处。(8)湿疹、疥癬、皮肤瘙痒:地肤子10克,荆芥10克,防风9克,苦参30克,白藓皮10克,水煎服,每日2次。
【小知识】
地肤子的真伪鉴别
真品地肤子的果实呈扁球状五角形,直径1~3毫米。外被宿存的花被,表面灰绿色或浅棕色,周围具膜质小翅5枚,背面中央有微突起的点状果柄痕及放射状脉纹5~10条。花被可见膜质果皮,半透明。种子扁卵形,长约1毫米,黑色,形似芝麻,气微,味微苦。
伪品地肤子,为茄科植物莨菪的干燥成熟的种子,呈肾形或扁卵形,直径约1毫米,表面棕黄色或灰黄色,有细密的网纹,略尖的一端有点状种脐,剖面灰白色,油质,有胚乳,胚弯曲,无臭,味微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