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养生人群/中老年养生/文章正文

使老年人心理发生变化的7大因素

浏览: 发布时间:2017-08-29 15:10:58

1.各种生理功能减退

随着年龄的增加,各种生理功能减退,并出现一些老化现象。如神经组织,尤其是脑细胞逐渐发生萎缩并减少,导致精神活动减弱,反应迟钝,记忆力减退,尤其表现在近记忆方面。视力及听力也逐渐减退。皮肤出现老年斑、毛发变白并减少。由于骨骼和肌肉系统功能减退,运动能力也随之降低。

2.社会地位的改变

由于社会地位的改变,可使一些老年人发生种种心理上的改变,如孤独感、自卑、抑郁、烦躁、消极等。这些心理因素,均可能促使身体老化。

3.家庭人际关系

离退休后,老年人主要活动场所由工作岗位转为家庭。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对老年人影响很大,如子女对老人的态度,非同龄人之间思想境界不同而产生的矛盾等,对老年人的心理均可产生影响。

4.文化程度

思想意识的修养、道德伦理观念、理想与信仰等,均可影响心理状态。思想觉悟高、信念坚定,事业心强,可促进良好的心理,推迟老化,并保持健康。

5.营养状态

为维持人体组织与细胞的正常生理活动,需营养充足,如蛋白质、糖、脂肪、水、盐类、微量元素、维生素等都是必需的营养物质。尤其是神经组织及细胞对营养物质的需要更甚,当营养不足时,常可出现精神不振、乏力、记忆力减退、对外界事物不感兴趣,甚至发生抑郁及其他精神及神经症状。

6.体力或脑力过劳

体力及脑力过劳均可使记忆减退、精神不振、乏力、思想不易集中,甚至产生错觉、幻觉等异常心理。

7.疾病

有些疾病可影响老年人的心理状态,如脑动脉硬化,使脑组织供血不足、缺氧,使脑功能减退,使记忆力减退加重,晚期甚至发生老年性痴呆等。随年龄增加,肝脏血流供应减少,也可引起神经方面的异常,智能与性格均发生改变。另外,还有些疾病,如脑梗塞等慢性病,常可使老年人卧床不起,生活不能自理,以致产生悲观、孤独等心理状态。

根据上述各种因素分析,为了使老年人的心理状态保持良好,应加强锻炼以减慢各种生理功能老化。此外保持心情舒畅、坚定信念、合理安排生活等都可促进良好的心理状态,使老年人永葆青春。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中年男性易出现的心理疾

中老年养生2019-06-03
中年男性易出现的心理疾病与问题有哪些?如何摆脱心理障碍?

如何预防离退休综合征?

中老年养生2019-06-03
如何预防离退休综合征?退休后的心理落差与不良心理怎么缓解?

面临退休心理调整的方法

中老年养生2019-06-03
面临退休心理调整的方法_中老年人调整心理的方法有哪些?

老年人如何克服恐惧心理

中老年养生2019-06-03
老年人如何克服恐惧心理?老年人总是胆小莫名害怕惊恐怎么办?

中老年人如何克服逆反心

中老年养生2019-06-03
中老年人如何克服逆反心理?老年人喜欢和子女对着干怎么办?

70到80岁老年人每天吃什么

中老年养生2018-05-23
70到80岁老年人每天吃什么好?70岁以上老人饮食指南

中老年人穿西装的常识_老

中老年养生2017-05-01
中老年人穿西装的常识_老年人穿怎样西装好看

老年人打麻将的好处与坏

中老年养生2017-11-24
老年人打麻将的好处与坏处_老年人打麻将的危害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征_老

中老年养生2017-09-10
老年人的生理变化特征_老年人身体变化特点

8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吃什么

中老年养生2018-05-23
80岁以上老年人每天吃什么?80岁老人饮食调配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