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地卡因、四卡因、潘托卡因.
【药理】丁卡因是局部麻醉药,表面麻醉穿透力显著,局麻作用比普鲁卡因强,毒性亦较大,能透过皮肤和黏膜.作用迅速,1~3min即生效.维持20~40min.临床上主要用于黏膜麻醉.
【制剂】注射液:50mg(5ml).
【注意】大剂量应用丁卡因,可致心脏传导系统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
【临床新用途】
1.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据报道,吴战英等应用丁卡因预防人工流产综合征患者,效果显著,其中疼痛、出冷汗、心动过缓等发生率均低于用索密痛片口服预防的对照组,有显著的差异.方法:
常规消毒外阴及宫颈,用宫腔注射器(由子宫造影导管改造而成)探入子宫底部,再向外退0.5cm,边注药边向外退注射器,将0.125%丁卡因药液均匀地喷洒于子宫腔及宫颈内口黏膜处,待1~2min即可手术.作者认为,人工流产手术中对宫颈的牵拉、扩张及负压吸引对宫壁的机械刺激引起内脏迷走神经反射,故导致人工流产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发生.而采用子宫腔内喷洒丁卡因溶液,可明显阻断子宫体的向心传导,避免或减弱迷走神经兴奋冲动的传出,从而使人工流产术操作引起的各种症状明显缓解或消除.应用丁卡因药物的浓度以0.125%为宜,一次性剂量不得超过13mg2.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用0.5%丁卡因液滴患眼后,用氟康唑20~30mg,研粉,涂创面,用眼垫封盖8h,2/d并内服中药:
龙胆草、栀子各20g,黄连、荆芥各10g,苍术、赤芍各12g,滑石30g,大黄、甘草各6g.前房积脓消失者去大黄.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28例,治愈2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6%.[周至安.中西医结合治疗真菌性角膜溃疡28例疗效观察.新中医,2000,32(3):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