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人患猩红热后容易患风湿病或肾炎近年来猩红热的发病率与病死率明显下降,目前几乎无病死者。但本病有时可引起较严重的并发症,包括化脓性、中毒性及变态反应性三大类。风湿病与肾炎属于后一类之中,其发生原因是:在A族乙型链球菌感染后2~4周左右,部分患者可·出现风湿热(心脏或关节受损)或肾小球肾炎等非化脓性变态反应性疾病。而猩红热就是由A族乙型链球菌引起的急性传染病,所以猩红热患者有2%~4%在病后两周左右出现风湿性关节炎。该病表现是大小关节均可受累,关节腔内可有浆液性渗出液。部分病人还可发生风湿性心肌炎、心内膜炎及心包炎,在急性期过后可出现心脏瓣膜损害。其发生机理可能是由于链球菌使心脏释放出自身抗原,导致自身免疫;也可能链球菌与心脏具有某些共同的抗原成分,机体产生的抗菌抗体损害了心脏的相应成分所致。关节炎可能由链球菌的抗原与特异性抗体结合形成复合物所引起。肾小球肾炎亦认为系抗原抗体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所致,也有人认为可能是自身免疫所致。
猩红热是儿童常见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在儿童集中的场所很容易造成传播;但若能注意预防,病后及时诊治,就能够防止其流行,也能很快治愈。在治疗方面重要的在于要防止和减少并发症,一般主张使用青霉素,疗程至少10天。对普通型猩红热患者给予一般剂量的青霉素即可,对脓毒型及中毒性猩红热患者,应加大青霉素剂量,儿童每日10~20万u/kg,静脉滴入。对发生风湿病或肾小球肾炎者要积极治疗,并还应给予青霉素,以彻底清除病原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