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急疹、麻疹、猩红热、风疹怎样区别?如何拔罐治疗?
幼儿急疹、风疹、麻疹、猩红热其病因相类似,都是由于腠理空虚,营卫不固,风寒或风热之邪乘虚侵袭,蕴于肌肤所致的急性传染性儿科疾病,都是以皮肤出现疹子为主要特征。幼儿急疹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出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先有发热,一般在体温降后皮肤出现玫瑰红色小丘疹为特点,形状与麻疹相似,因此又称“假麻”;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发疹性传染病,临床以发热3~4天,体温达最高峰时,皮肤出现红色如麻粒大小的疹子为特征;猩红热是由溶血性链球菌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发热、咽喉肿痛、全身弥漫性猩红色皮疹为特征;风疹是一种较轻的发疹性传染病,初起类似感冒,轻微发热,1~2天后皮肤出现淡红色斑丘疹,耳后及枕部淋巴结肿大。因皮疹细小如沙,故又称“风痧”。
以上几种疾病的治疗原则基本相同,即以驱除邪气、调和营卫为主,取大椎、委中、太阳、肺俞、风门、合谷等穴位,最好采用血罐法,拔出1~5毫升的毒血。也可采用留罐法或配合背部膀胱经和督脉走罐法治疗,留罐法的时间一般为10分钟左右,走罐法应在患儿的背部经脉上拔出红色瘀血为度。每日治疗1次,3~5次为1疗程。注意以上几种疾病均属于急性传染病,患儿应及时隔离,多饮开水,避免风寒侵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