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灌肠?
灌肠,在中毒急救时,是排出毒物的一个辅助措施。因毒物一旦到了肠腔,被人体吸收机会较多。但灌肠作用不如催吐洗胃的效果好。在中毒急救时作的灌肠,是用大量的清水或肥皂水,自肛门经直肠灌入结肠,清洗肠腔。在反复清洗肠腔的过程中,将存留于肠腔中的毒物洗出,而达到目的。
灌肠前的准备。①用器:灌肠简、橡皮管、肛管、软管、夹子、润滑油、塑料布、卫生纸等。②液体:常用2%盐水,淡肥皂水1:2:3灌肠液(即按硫酸镁30、甘油60、水90的比例),水温以39~41℃为宜。如作降温(夏天中署高热)镇静,常用冰水、凉水及镇静剂水合氯醛。③灌肠液用量多少根据需要而定。作清洗灌肠(中毒急救之灌肠都用清洗灌肠)是:成人1次可用1000~1200毫升,连续反复灌肠者,用量增加,成人可至2000~5000毫升,甚至更多。
操作方法:病人取左侧卧位,两膝屈曲,使臀部突出床沿,臀部下垫以橡皮布以防污秽。取卫生纸,倒上滑润剂滑润肛管,并按于灌肠筒皮管的开关处,将灌肠筒挂于灌洗架上,筒底距床沿60~70厘米,将滑润后的肛管,轻轻地插入肛门10~15厘米,打开开关,借压力使液体缓缓流入直肠,待病人感到腹部不适产生便意时,令其稍行忍耐后再排便。灌肠完毕,将肛管轻轻拔出。灌肠操作虽简单易行,但仍不可大意,动作力求轻巧,避免损伤肛门及肠腔,液体流入的速度、压力要均衡,方能使整个过程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