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阳和汤加减治崩漏医案、配方

浏览: 发布时间:2021-07-06 10:04:30

崩漏既是妇科常见病,亦是疑难重症。其发病机理主要是冲任损伤,不能制约经血,故经血从胞宫非时妄行。可突然发作,亦可由月经失调发展而来,常见病因有血热、肾虚、脾虚、血瘀等,但由于损血耗气,日久均可转化为气血俱虚或气阴两虚,或阴阳俱虚。无论病起何脏,“四脏相移,必归脾肾”,“五脏之伤,穷必及肾”,以致肾脏受病。阳和汤温阳补血,散寒通络,对于辨证属阳虚血弱寒凝者,针对病机。

【临床应用】

储氏报道因阳虚血弱寒滞而致的崩漏,可用阳和汤去白芥子,加炮附片、茜草、白芍、黑芥穗为基础方治疗。气虚甚者,酌加黄芪、党参甘温益气以摄血;出血多者,酌加黄芩炭、银花炭、阿胶以坚阴止血,常可获殊效。韩氏、安氏等14~16亦有用本方化裁治愈崩漏验案报道。

【病案举例】

1.王某,女,农民,22岁,未婚,1989年3月23日就诊。

患者经水淋沥不断2月余,量少、色紫、有小血块,伴小腹冷痛,腰酸膝软,神疲乏力,肢冷纳差,小便清长,舌质淡、边有瘀斑、苔薄白,脉沉细。证属肾阳不足,寒凝血瘀。治宜温肾散寒,化瘀固冲。药用:熟地、鹿角胶、黄芪、炒川断、菟丝子、失笑散(包煎)、香附炭、当归各10g,肉桂(后下)1.5g,炮姜3g,甘草5g,益母草30g,艾叶炭9g。药服3剂后,漏止,诸症减轻。本方出入,调治3个月,经候如常。停药后,随访半年,周期、经期、经量均已正常。

2.刘某,女,30岁,1997年9月11日就诊。经水淋沥不尽半月余,平素经来小腹胀痛伴发凉。此次经尽后,翌日月水又至,量多色淡,夹有血块,顺腿而下,急诊人我院。拟诊子宫内膜炎。经用抗生素、立止血及输血等治疗,血量减少,但仍淋沥不止。刻下:面色晄白,神疲体倦,腰酸腹痛,按之痛甚,行走需人搀扶,舌质淡、边有瘀斑、苔中薄白黏略黄,脉沉细弱。此乃阳虚血亏,寒凝血瘀,损伤冲任。方用:熟地、当归、蒲黄、五灵脂各10g,麻黄4g,白芥子、羌活各6g,炮姜12g,鹿角胶(烊化)、仙灵脾、败酱草各20g,每日1剂,水煎服。5天后,患者自行来诊,流血已止,但仍感纳呆乏力,劳则气怯。上方加黄芪20g,炒二芽各10g,再进10剂而血止,诸症殆尽而出院。

随访2个月未见崩漏发生。

按:崩漏一症,因虚而致十居八九,然临床上虚中夹瘀者甚多。此患者阳虚之体,寒滞血瘀,损伤胞脉,瘀阻胞宫而病。西医虽行止血药物,但有“闭门留寇”之患,所谓“瘀血不去,新血不生”。抗生素类似清热解毒之剂,大量使用有损耗虚阳之虑,患“虚虚实实”之弊,因此疗效不显。用阳和汤加仙灵脾、羌活以增温肾督阳、补奇经之功;加当归、五灵脂、蒲黄、败酱草意在养血,祛瘀“澄源”,止血;黄芪、炒二芽补气健脾,固本奠中州。全方温肾养血而不留滞,祛瘀而不伤正,故收显效。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阳和汤加减治冻疮医案、

中草药2021-07-06
阳和汤加减治冻疮医案、配方

阳和汤加减治多形性红斑

中草药2021-07-06
阳和汤加减治多形性红斑医案、配方

阳和汤加减治黄褐斑医案

中草药2021-07-06
阳和汤加减治黄褐斑医案、配方

阳和汤加减治多发性皮脂

中草药2021-07-06
阳和汤加减治多发性皮脂腺囊肿医案、配方

阳和汤加减治皮肤角化增

中草药2021-07-06
阳和汤加减治皮肤角化增生症医案、配方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