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阳和汤加减治慢性细菌性痢疾医案、配方

浏览: 发布时间:2021-07-02 17:17:59

慢性细菌性痢疾是指急性菌痢病程迁延超过2个月病情未愈者,目前发生原因不清楚,属中医“休息痢”、“劳痢”等范畴。本病迁延不愈,多为虚实夹杂或虚证,病及脾肾,出现阳虚阴亏之象,临床以阳和汤温补脾肾,恰合病机,疗效确切。

【临床应用】

朱氏用本方加黄连、槟榔、白头翁27剂治愈1例7年未愈的休息痢患者。沈氏19用本方加焦白术、熟附片、生大黄治疗虚寒型久痢1例,亦收到了满意疗效。安氏山亦有用本方合海浮散加味治愈久痢的验案报道。

【病案举例】

1.印某,男,31岁,1980年11月12日就诊。宿患痢疾,今夏复发,腹痛下痢脓血,日达20余次,里急后重,肛坠不爽。

经用氯霉素、黄连素等药治疗,病情急趋缓解,停药后,病情又复发如故。后经服用中药清热化湿导滞之剂,仍未见效,如此反复延载余。刻诊:面黄少华,畏寒肢冷纳谷不甘,腹痛绵绵,喜温喜按,里急后重,大便白冻日行45次舌淡苔薄白,脉细弱。证属脾肾阳虚,寒湿凝滞肠腑,治拟温补脾肾,祛寒化湿。处方:大熟地20g,鹿角胶10g,肉桂3g,炮姜5g,麻黄3g,甘草3g,白芥子10g,炒白术10g,熟附片10g,大黄10g,3剂,水煎服。3日后复诊,下痢渐减,日行2~3次,呈溏稀,,

便,无里急后重。原方去大黄,继服3剂,大便日2次,质软,唯纳谷欠馨。原方加焦楂曲各15g,又服3剂,大便正常,诸症消失而愈。

按:痢疾一病,有寒热虚实之别,临证当明辨之。本例为虚寒久痢之候,用阳和汤加减温阳补虚,佐以消积导滞之品,而获捷效。

2.     李某,男,38岁,1988年11月6日就诊。下痢腹痛,时轻时重2年余,近1个月加重,日10余次,每次便前先感背冷腹凉,继之小腹部有物隆起,拘急疼痛,前半日大便溏而不爽,夹有黏液如涕,后半日则虚坐努责伴形瘦乏力神疲肤凉,面色萎黄,唇淡少华,舌质暗淡,苔白润,脉沉紧涩细。按脾肾阳虚下痢治之,服真人养脏汤4剂,于11月12日复诊,言服上药后腹胀,小腹疼甚,便意加重,大便如旧。遂细查触之小腹偏右有一索状硬物,按之疼痛欲便。详揣病情,温补固涩病重且小腹内有索状硬物,据此断为久病邪入肠络,虚实夹杂,传导失职,法立温化宣通。拟阳和汤加减:熟地30g,鹿角霜15g,白芥子10g,白芍30g,干姜10g,麻黄3g,肉桂6g,莪术10g,皂角刺5g,乌药10g,荔枝核10g,炙甘草10g,水煎服,每日1剂。服至8剂时小腹觉舒,临厕次数减少,无黏液,脐下柔软,右小腹内索状物变小。守第二次方又服15剂,大便每日1次,便无所苦。后改用附子理中丸调理月余而瘥。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阳和汤加减治冻疮医案、

中草药2021-07-06
阳和汤加减治冻疮医案、配方

阳和汤加减治多形性红斑

中草药2021-07-06
阳和汤加减治多形性红斑医案、配方

阳和汤加减治黄褐斑医案

中草药2021-07-06
阳和汤加减治黄褐斑医案、配方

阳和汤加减治多发性皮脂

中草药2021-07-06
阳和汤加减治多发性皮脂腺囊肿医案、配方

阳和汤加减治皮肤角化增

中草药2021-07-06
阳和汤加减治皮肤角化增生症医案、配方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