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乳腺增生症医案、配方

浏览: 发布时间:2021-06-28 16:17:33

【病案举例】

赵某,女,41岁,农民。1982年12月20日诊。症见双侧乳房均有蚕豆大肿块1~2个,质软活动,边缘清,胀痛,压之加重,心悸少眠,多疑善虑,体倦身疲,指甲凹陷,舌有瘀斑,苔薄白,脉弦细。西医诊为乳腺增生症,属中医乳瘀范畴。

辨证:气滞血瘀。

处方:柴胡、当归各12g,熟地、桃仁、川芎、醋延胡、三棱、莪术、川楝子、夏枯草、浙贝母各10g,红花、枳壳、川牛膝、赤芍各15g

服药6剂,双侧乳房肿块明显缩小,症状亦减。续服9剂而愈。后拟归脾汤善后调养,追访至今,未见复发。

按语:乳腺增生症相当于中医学“乳瘀”范畴。此病常与月经、劳累、情绪有较密切关系。其病因病机多为肝郁气滞、痰凝血瘀,故投血府逐瘀汤减桔梗之上升、甘草之壅滞,加三棱、莪术、川楝子、延胡理气活血破瘀,加浙贝母、夏枯草软坚散结化、。,

痰。诸药配用,气顺瘀化积除。归脾汤调理,心脾两补,气血流畅,以收全功。

案2

甘某,女,38岁。1993年12月6日初诊。患者近年来常感两乳房坠痛,摸之发现两乳房内有大小不等肿块,触之有痛感,每因情志抑郁,或过劳,或月经来潮前则肿块疼痛加重,西医诊断为乳腺小叶增生。患者不愿手术,而求余诊治。诊见舌暗红,脉弦涩。

辨证:气血郁滞,凝聚不散而成乳瘀。

治法:疏肝化瘀,软坚散结。

处方:当归10g,生地、赤芍、牛膝各15g,桃仁、红花、川芎各6g,柴胡、枳实各10g,穿山甲、王不留行、莪术、蒲公英各15g

服上方20余剂后,乳房肿块完全消失,但每于月经来潮前数天仍觉乳房轻度胀痛。再以原方去莪术,加橘核、生麦芽各20g,连服14剂。后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乳腺增生,中医称为乳瘀,多为一侧或两侧乳房可触及大小不等肿块,表面光滑,与周围组织粘连,推之可动。随情绪波动及月经周期而变化。本病的发生多因肝气郁结,致气滞血瘀阻滞乳络,遂成肿块。治以疏肝解郁,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本例用血府逐瘀汤配伍穿山甲、王不留行、莪术、蒲公英等药,既能疏肝化瘀,又能通乳散结,故治疗月余而告愈。

案3

赵某,女,32岁。于2001年4月8日就诊诉两乳房胀痛3年。两乳胀痛,伴有肿块,经前尤甚,经后减轻。曾服用逍遥°,,

丸、小金丹治疗,无明显疗效。现乳房疼痛明显,不可触碰,月经不调,量少色暗,夹有血块。无乳头溢液史,无乳癌家族史。

查:双乳房可扪及数十个结节状肿块,以外上象限为著,质韧,压痛明显,边界欠清,活动度好,与皮肤无粘连,腋窝淋巴结无肿大。舌暗红,苔薄黄,脉弦涩。乳房钼靶线摄片提示乳腺增生。

辨证:气血凝滞。

治法:活血化瘀,理气止痛,兼以软坚散结。

处方:桃仁、当归、柴胡、夏枯草、元胡、牛膝各12g,红花、赤芍各10g,川芎、枳壳各9g,浙贝母15g,益母草30g,甘草6g

水煎服,日1剂。服药10剂后,乳房疼痛明显减轻,肿块变软。治守原意,上方加以下药物:炮山甲、生牡蛎、海藻、昆布、橘核。再服30剂,病情痊愈。随访1年未再复发。

按语:乳腺增生属中医“乳瘀”范畴,临床多以肝郁痰凝和冲任失调辨治。然有不效者应责之于瘀盖久病留瘀瘀血阻络,乳络经脉不通,不通则痛而引起乳房疼痛,气血凝滞则形成乳房肿块。本例患者兼有月事不调,其舌苔脉象均为血瘀见证。

故以血府逐瘀汤活血化瘀为主,兼以软坚散结而取效。

案4

王某,女,41岁,工人。1997年5月28日来诊。左乳房外下侧肿块近半年,初起无异常感觉,近两月来渐感胀满钝痛不适,经前尤为明显。伴情志郁闷,胸胁满痛连及肩背。月经延期,量少色暗。检查:左乳外下象限有一约3cm×3cm大小的圆形肿块,质韧,无压痛,活动好。乳房外表无红肿。腋窝淋巴结不肿大,乳头挤压无渗出。舌质暗,苔薄白,脉弦。红外乳透示:乳腺小叶增生。

辨证:肝郁气滞,乳络瘀阻。

治法:疏肝理气,活血化瘀。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12g,桔梗12g,全瓜蒌12g,枳壳15g,当归18g,赤芍12g,川芎10g,桃仁12g,红花12g,夏枯草30g,穿山甲10g,王不留行30g,生牡蛎30g,甘草6g服药12剂后疼痛减轻,连服37剂肿块消而月经调。请证悉除,嘱其畅情志、忌抑郁。

按语:乳腺小叶增生与中医的“乳瘀”类同。《疡科心得》

云:“有乳中结核,形如丸卵,不疼痛,不发寒热,皮色不变,其核随喜怒为消长,此名乳瘀。”乳房为肝胃二经所属,内伤情志,肝气郁结,血行阻滞,气血逆乱,运行不畅,凝结于乳房,则结核生块。故用血府逐瘀汤加减疏肝理气,活血化瘀,通络散结,郁解气畅,血活结散,而肿块自消。

案5

王某,女,28岁。2000年1月6日初诊。右乳房肿块,疼痛2个月。近2年半来乳房胀痛,伴月经愆期、量少、色暗有。

块,经期腹痛,心烦易怒。舌质紫,苔薄白,脉弦涩。查:右乳外上方可扪及3cm×2.5cm肿块,边界清,可活动,质中硬,有触痛,腋下淋巴结不肿大。乳房红外线扫描提示:透光度降低,血管纹理增粗,模糊,呈网状云片状改变。诊断为右乳腺增生病。

辨证:冲任不调,气血瘀阻。

治法:活血行瘀,散结通络。

处方:桃仁、当归、赤芍、生地各12g,柴胡、甘草各5g,枳壳8g,桔梗6g,川芎9g,牛膝10g,鹿角霜、穿山甲各15g,王不留行20g。

每日1剂,水煎服。服药7剂,乳房胀痛明显减轻,硬块触之不痛。继服10剂,乳房胀痛已除,乳房硬结变软。再连服15剂,月经正常,乳房硬块消失。随访1年未复发。

按语:乳腺增生症与性激素平衡失调有关。此例患病日久,情志不遂,肝失条达,冲任气血失调,气结血瘀阻于乳络。用血府逐瘀汤伍鹿角霜调冲任,益肾助阳以行血消肿散结,现代药理提示,鹿角霜具有雄性激素样作用;王不留行走血分,通气血,散结肿;穿山甲通经络,活血脉,搜剔经络瘀滞。气血运行,经脉通达,肿块自消,疼痛自止。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梅核气

中草药2021-06-28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梅核气医案、配方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慢性再

中草药2021-06-28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医案、配方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背部麻

中草药2021-06-28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背部麻辣医案、配方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不安腿

中草药2021-06-28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不安腿综合征医案、配方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发作性

中草药2021-06-28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发作性睡病医案、配方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