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痛经医案、配方

浏览: 发布时间:2021-06-28 11:24:56

【病案举例】

案1

患者女,35岁。1993年10月8日来诊。主诉:痛经1年余。每当月经来前1天则腹痛至来后2~3天,呈胀痛拒按,伴胸胁乳房作胀。痛甚则汗出肢冷,辗转不安,经量少,色紫暗,涩滞不畅,有血块,块下后痛减。症见形体消瘦,眼眶发黑,舌暗淡,有瘀斑苔薄白,脉沉涩。诊断为痛经。

辨证:肝郁气滞血瘀,冲任失调。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20g,生地15g,红花6g,柴胡10g,赤芍15g,枳壳10g,川芎10g,桃仁10g,牛膝10g,香附15g,泽兰10g,益母草15g,元胡10g

水煎服,每天1剂,连服3剂,嘱下次经前再服3剂,当月无腹痛。另予八珍汤加味5剂嘱其月经净后服,每天1剂,作为善后,随访至今无痛经再发。

按语:痛经有寒热虚实之分,《医宗金鉴》云:“凡经来腹痛,在经后痛,则为气血虚弱,经前痛,则为气血凝滞。若因气滞血者,则多胀满;因血滞气者,则多疼痛。”观察本例脉证,肝郁气滞血瘀,冲任失调证确凿,故用血府逐瘀汤加香附、泽兰、益母草共奏疏肝行气、活血调经之功而腹痛止,并以八珍汤补气养血以善其后。是为气血充足、血海充盈、冲任通调而无后患矣。

案2

【病案举例】

患者,女,18岁。于1997年8月6日来诊。经期腹痛4年。14岁月经初潮时即有痛经,每次需服止痛片以缓解疼痛。

症见:经前或经行时小腹胀痛,经行量少不畅,色暗紫有血块,血块排出后则疼痛减轻,伴心烦易怒,胸胁胀满,舌质偏暗有瘀点,脉沉涩。刻诊正值经期第1天。

辨证:气滞血瘀。

治法:行气解郁,活血止痛。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柴胡10g,枳壳10g,青皮10g,桃仁10g,红花10g,当归15g,川芎10g,赤芍10g,白芍10g,香附20g,延胡索10g,五灵脂10g,益母草30g,牛膝15g,甘草10g

每日1剂,水煎服。3剂后经量增多,偶见小血块,腹痛锐减,胸胁胀满消除,小腹仍不喜按揉。原方去青皮、枳壳,加鸡血藤15g,刘寄奴10g

3剂后再诊,诸症告瘥。此后嘱其经前1周交替服用七制香附丸、加味逍遥丸以疏肝和营,调经止痛,服至经行。调理期间,痛经未发。

按语:《医林改错》云:“凡肚腹疼痛总不移动是瘀血。”此例为情志不舒,气滞血瘀,胞脉阻滞所致。治法以解郁理气为主,兼活血化瘀。方中柴胡、枳壳、青皮理气解郁,桃仁、红、、。

花、当归、川芎、赤芍、白芍、牛膝、益母草活血养血通脉,香附、延胡索、五灵脂行气祛瘀止痛。全方配伍妥贴,故药中而告愈。为杜复辙,以疏肝和营、调经止痛的七制香附丸、加味逍遥丸巩固疗效。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梅核气

中草药2021-06-28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梅核气医案、配方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慢性再

中草药2021-06-28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慢性再生障碍性贫血医案、配方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背部麻

中草药2021-06-28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背部麻辣医案、配方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不安腿

中草药2021-06-28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不安腿综合征医案、配方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发作性

中草药2021-06-28
血府逐瘀汤加减治发作性睡病医案、配方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