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举例】
刘某,男,54岁。1989年3月25日就诊。患慢性支气管炎已20余年,遇寒冷天气则发。近日来咳喘日剧,夜晚不能平卧,心悸不宁,痰稠兼夹血丝,血丝色暗红,用抗生素和祛痰剂其效不显。X线检查:电轴右偏,肺型P波刻诊:肌肤甲错,嘴唇紫绀,舌质紫暗。舌边缘有瘀斑,苔白腻,脉细涩。
辨证:肺肾气虚,脾失运化,痰瘀交阻,气道不利。
治法:活血化瘀,豁痰理气。
处方:血府逐瘀汤加减。当归、生地、赤芍、桔梗、红花、牛膝、川贝母、射干、五味子各9g,赤芍4.5g,柴胡3g,甘草6g,桃仁12g
每日1剂,服中药期间,停用西药。5剂后症状明显改善,15剂后诸症悉平,X线检查见两肺阴影消失。用六君子汤10剂善其后。
按语:长期患病,肺、脾、肾三脏必虚。肺虚津液不能敷布,脾虚水谷不能运化,肾虚不能蒸化水液,必然成痰成饮。气虚则血停。“脾为生痰之源,肺为储痰之器”,痰瘀互结,气道阻塞,瘀血阻于心中则心悸不宁。血府逐瘀汤治其标,药证合拍,病得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