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痤疮医案、配方

浏览: 发布时间:2021-06-20 20:07:03

痤疮

痤疮又称“粉刺”、“青春痘”,是青春期男女常见的一种毛囊及皮脂腺的慢性炎症。好发于颜面、胸背,可形成黑头粉刺、丘疹、脓包、节结、囊肿等损害,常伴有皮脂溢出。青春期以后,大多自然痊愈或减轻。其发病机制尚未完全清楚,初步认为与遗传因素密切相关,与内分泌因素、皮脂分泌过多、毛囊内微生物等也有一定的关系。临床表现:病变多发生在皮脂腺丰富的部位,如面部、胸部、背部等。初起为粉刺(黑头粉刺较为常见,表现为毛囊中出现小黑点,用手挤压可挤出黄白色脂栓;白头粉刺呈灰白色小丘疹,无黑头,不易挤出脂栓),在发展过程中可演变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瘢痕等。若炎症明显时则可引起疼痛及触痛。

中医学认为,人在青春期生机旺盛,由于先天禀赋的原因,使肺经血热郁于肌肤,熏蒸面部而发为疮疹;或冲任不调,肌肤疏泄失畅而致;或恣食膏粱厚味、辛辣之品,使脾胃运化失常,湿热内生,蕴于肠胃,不能下达,上蒸头面、胸背而成临床实践中发现由于现代,、,

年青人生活节奏快、学习工作压力大,因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致的症状类型也较多,因而疏肝理气、活血化瘀可作为治疗痤疮的一种方法。

【病案举例】

1.赵某,女,19岁。2002年3月5日初诊。面部痤疮近2年,此起彼伏,经临之前尤为明显。同时月经不规律3年,经来前少腹胀痛,烦热,乳房作胀,大便干结,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证属肝郁血热,治以疏肝解郁、凉血清热,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药用:柴胡10g,芍药15g,枳壳15g,陈皮10,川芎15g,香附15g,牡丹皮20g,栀子15g,甘草10g。每日1剂,水煎分2次服。1周后痤疮渐消退。继用原方巩固治疗,1月后月经来潮,无特殊不适,痤疮已消。

2.符某,女,29岁,干部。1999年3月2日初诊。述自调来海南工作后开始长痤疮,至今已1年,经多种内外治方法治疗无明显改善。近1个月来痤疮明显增多,并伴见心情烦躁,夜寐不安,月经后期,痛经,经色暗红,有血块。舌质暗红苔薄,脉弦细。诊为痤疮(肝气郁结、气滞血瘀型)。冶以疏肝理气,活血散结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10g,香附12g,川芎10g,陈皮6g,枳壳10g,赤芍15g,丹皮15g,生甘草6g,当归10g,丹参30g,知母12g,黄柏10g。连服12剂,皮疹逐渐消退,继服15剂痊愈。

3.林某,女,20岁,学生。1998年7月5日初诊。自述面部痤疮已1年,经面膜等治疗后无明显效果,近1月来明显增多。刻诊:面部皮损呈红色丘疹、栗粒疹、黑头粉刺,伴心情烦躁、夜寐不安、月经错后。舌质红,苔薄,脉弦细。证属肝气郁结,血瘀于内。

治宜疏肝理气,活血散结。方用柴胡疏肝散加减:柴胡9g,川芎9g,赤芍药12g,陈皮9g,枳壳9g,香附9g,牡丹皮12g,甘草9g,当归9g,黄柏9g,知母12g,益母草20g。上方连服20剂后,皮疹消退,诸症痊愈。

按:现代医学认为痤疮与内分泌有关,如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刺激皮脂腺增生肥大,皮脂腺则分泌增加。在传统医学,痤疮属中医“粉刺”范畴,一般分肺经郁热、肠胃湿热、脾失健运3种类型。但在临床实践中发现由于现代年青人生活节奏快、学习工作压力大,因此肝气郁结、气滞血瘀所致的症状类型也较多。故方用柴胡疏肝散疏肝理气解郁,切合病机故而收效。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口疮医

中草药2021-06-20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口疮医案、配方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外伤性

中草药2021-06-20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外伤性瞳孔散大医案、配方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慢性咽

中草药2021-06-20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慢性咽炎医案、配方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梅核气

中草药2021-06-20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梅核气医案、配方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慢性分

中草药2021-06-20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慢性分泌性中耳炎医案、配方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