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出处】明《景岳全书》
【标准配方】黑丑研末,四两(120g)甘遂面裹煨芫花大戟俱酷炒各一两(各30g)大黄二两(60g)青皮陈皮木香槟榔各五钱(各15g)轻粉一钱(3g)共为末,水糊丸如小豆大,空心温水下,初服五丸日三服,以快利为度.现代用法:研末为丸,每服3~6g,每日1次,清晨空腹温开水送下.
【作用与功效】功效行气逐水.主治水热内壅,气机阻滞,水肿水胀,口渴,气粗,腹畅通无阻,便秘,脉沉数有力.
【临床应用】临床主要用于治疗肝硬化腹水、高血压性心脏病等病症.
1.肝硬化腹水59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9例在常规西药综合治疗基础上服用舟车丸胶囊,2周后改服软肝汤软坚化瘀.对照组30例,以西药常规治疗.2组疗程均为2~6周.观察项目:B超腹部,观察腹水量,判断临床疗效并对有效者跟踪随访半年至1年.疗效标准:腹水消失、全身症状缓解、肝功能基本恢复正常为治愈;腹水及其他症状明显好转、实验室检查有改善为好转;腹水未减轻、其他症状及肝功能无改善或恶化为未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6.6%;对照组总有效率73.3%,治疗组随访复发率为10.9%,对照组随访复发率为43%.(《光明中医》2006年第5期)
2.高血压性心脏病(个案)患者因高血压性心脏病伴水肿入院治疗2周,经降压、利尿等治疗全身水肿无明显改善,自动出院改用舟车丸加味口服:车前子、大黄各60g,怀牛膝、甘遂、大戟、芫花、青皮、陈皮、桂枝、制附片、槟榔各30g,牵牛子120g,木香15g按此比例制成水丸,每次服6粒,每日3次.翌日尿量即增3日后改为每次10粒,每日3次小便量进一步增多,每日达2500~3000ml,水肿渐消,大便每日2次,稍溏.嘱继续服用舟车丸,1个月后降为每次8粒,每日3次.巩固治疗至今,病情稳定,水肿未发(《中国中医急症》2006年第4期)
【按语】本方为峻下逐水猛剂,驱逐水热壅实之邪,势如顺水之舟,畅通无阻,故名舟车丸.方用牵牛、大黄、大戟、甘遂、芫花、轻粉大剂攻水;青皮、陈皮、木香行气破滞,为之先导.非形气俱实者,不可轻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