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肌炎是以皮肤色红、水肿,肌肉无力、疼痛、肿胀,以及关节、心肌等多器官损害的一种弥漫性非感染性皮肤和肌肉的炎症性疾病。
赵某,女,46岁。在3年前出现肌肉疼痛及压痛,抬臂、抬头、下蹲站起困难,在洛阳、郑州、北京等地检查,诊断为皮肌炎,服用中西药未能取得预期治疗效果,近因病症加重前来诊治。刻诊:面及四肢肌肉、肌腱肿痛、压痛,头略下垂,肩略前倾,声音嘶哑,吞咽困难,晨起及因受凉加重,头晕目眩,畏寒怕冷,口淡不渴,舌质淡红,苔薄白,脉沉弱。辨为血虚寒毒证,治当散寒解毒、益气养血。给予当归四逆汤与干姜附子汤合方:当归10g,桂枝10g,白芍10g,细辛10g,通草6g,大枣25枚,干姜6g,生川乌10g,阿胶珠10g,生地黄12g,炙甘草6g。6剂,水煎服,每日1剂,每日3服。二诊:头晕目眩好转,以前方6剂。三诊:畏寒怕冷减轻,以前方6剂。四诊:压痛不明显,以前方6剂。五诊:面及四肢肌肉、肌腱肿痛好转,以前方6剂。六诊:诸症较前均有好转,以前方治疗12剂。之后,为了巩固疗效,以前方变汤剂为散剂,每次6g,每日3服,治疗3个月。随访半年,一切正常。
【用方提示】根据晨起及因受凉加重辨为寒盛,再根据头晕目眩、脉沉弱辨为血虚,因面及四肢肌肉、肌腱肿痛、压痛辨为寒凝脉络,以此辨为血虚寒毒证。方以当归四逆汤温经散寒、益气养血,兼以活血通脉;以干姜附子汤温阳散寒、温通经脉。方药相互为用,以奏其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