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味功用概要:
大黄:清肠通便,泻火解毒,逐瘀通经。本品苦寒沉降,气味俱厚,力猛善走,能直达下焦,荡涤胃肠积滞,清泻血分实热。用于胃肠宿食燥粪,腹部胀痛,大便不通;或湿热下痢,里急后重;或因实热亢盛而致壮热不退,神昏谵语;或因火热迫血妄行而致吐血衄血;或因实热产生痈肿疔疮,结合膜充血,脑充血之头痛,牙龈肿痛以及湿热黄疸等证。并可与热药同用,以下寒实积滞。此外,借其入血降泄之功,又能活血行瘀,用治妇女瘀血经闭。疲瘕积聚,产后瘀阻,以及跌仆损伤。研末外敷,又有清火消肿解毒之功。大黄生用泻下力猛,制用则泻下和缓.函制升腾以治上焦之热,炒炭则化瘀止血。不宜久煎。
芒硝:泻热导滞,润燥软坚。本品咸以软坚,苦则降下,寒可除热,能润燥通便。适用于胃肠实热积滞所致的大便秘结。有消肿止痛之功,可用于治疗痈疮肿毒、咽喉及口腔糜烂肿痛。
一起配伍功效:
大黄与芒硝配伍,是临床常用的泻热通便,攻下破积的药对。大黄苦寒荡涤通下,泻下凉血,攻下导滞,逐瘀通经,利胆退黄。芒硝咸寒软坚,润燥通便,清热泻火,荡涤内热实积,停痰宿食。二药伍用,相互促进,泻热导滞、攻下破积、通便除满之力增强。正如柯琴云:“仲景欲使芒硝先化燥屎,大黄继通地道”。《医宗金鉴》谓:“经曰:热淫于内,治以咸寒,火淫于内,治以苦寒,君大黄之苦寒,臣芒硝之咸寒,二味并举,攻热泻火之力备矣”。
主治:
1.胃肠实热积滞,大便秘结,积食不下,腹痛痞满等症。
2.热结便秘,壮热,神昏,谵语,苔黄等症。
3.妇女经闭,腹中癥瘕痞块,小腹坠胀疼痛。
参考用量:
大黄:3~10克,后下煎服。芒硝:10~15克,入汤剂内冲化或开水溶化后服用。
按语:
大黄、芒硝伍用,源于《伤寒论》大承气汤。主治热盛便秘,腹痛胀满..烦躁谵语,渴饮,舌菩焦黄起刺,脉沉实有力等症。临床对于急性单纯性肠梗阻、急性阑尾炎、急性胆囊炎等见有便秘苔黄脉沉实者,用之每可控制病情发展或缓解病情。张介宾以大黄、芒硝各等份,为未调涂,治赤鼻久不瘥,名曰“二神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