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别名】葱草(《本草汇言》),白通草(《药性切用》),通花(《便方》),大通草(《四川中药志》)。
【来源】本品为五加科植物通脱木Ter panax Papyri frus(Hook.) K.Koch的干燥茎髓。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贵州、云南、台湾、广西等省区。秋季割取茎,截成段,趁鲜取出髓部,理直,干燥
【历史沿革】唐代有切(《外台》),判法(《心鉴》)。明代有去皮咀片(《蒙笙》),瓦上烧存性、研末法(《纲目》)等。清代有揉碎去皮芦法(《钩元》)。现行有朱砂制法(《中国药典》1963年版)等。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中国药典》1995年版)。
切制
1.切厚片切厚片(《中国药典》1995年版)。
2.切段去净杂质,筛去灰屑,干切成小段(《山东》)。
炮制朱砂制
1.取通草片,置盆内喷水少许,微润,加朱砂细粉,撒布均匀,并随时翻动,至外面挂匀朱砂为度,取出,晾干即得。每通草片100kg,用朱砂6kg(《中国药典》1963年版)。
2.取通草30g,朱砂12g,加块滑石3~4块,装入罐内盖紧,摇动约2分钟使匀,拣去滑石块(《集成》)。
【成品性状】通草:为圆形的厚片或小段。表面显银白色光泽,髓部中空或有半透明的薄膜,周边白色或淡黄色,有浅纵沟纹。体轻,质松软,稍有弹性。无臭,无味。朱通草:外表面挂有薄薄一层朱砂粉,呈赭红色。
【性味与归经】甘、淡,微寒。归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清热利尿,通气下乳。用于湿温尿赤,淋病涩痛,水肿尿少,乳汁不下。
【用法与用量】3~4.5g;或入丸、散。外用:研末绵裹塞鼻。
【处方应付】处方写通草付生通草,写朱通草付朱砂制通草。
【炮制作用】使药物洁净,便于调剂和制剂。
【化学成分】主含脂肪,蛋白质,粗纤维,戊聚糖。尚含糖醛酸,氨基酸。灰分中有钙、镁、铁、铜、钾等无机元素。
【现代研究】工艺研究:通草传统的炮制方法是手工除去杂质,切成厚片,但这种加工方法比较费工费时, 有人改用长沙黎托医疗器械厂生产的O IJ-250型切药机切制:取通草拣去杂质,依此将一把一把的通草送入切药机切制即可。刀距以1~3mm为宜
【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
【备注】孕妇慎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