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别名】郁子(《医心方》),郁李仁(《珍珠囊》),李仁肉(《药材学》)。
【来源】本品为蔷薇科植物欧李Prunus hun i iBge.、郁李Prunus japonica Thunb.或长柄扁桃Prunus ped un cul at a Maxim.的干燥成熟种子。
【产地与产地加工】主产于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山东等省区。夏、秋二季采收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及核壳,取出种子,干燥。

【历史沿革】唐代有去皮研法(《千金翼》)。宋代有去皮尖、微炒(《圣惠方》),焙(《药证》),酒浸、麸炒(《总录》),熬法(《普本》)等。元代有炮法(《世医》)。明代有蜜制(《入门》),制霜(《仁术》),陈皮炒法(《准绳》)等。清代沿用炒法,又增加了酒炒法(《得配》)。现行有捣碎(《中国药典》1995年版),炒(《规范》),制霜(《上海》),朱砂制、蜜制法(《集成》)等。
【炮制方法】净制除去杂质(《中国药典》1995年版)。
切制用时捣碎(《中国药典》1995年版)。
炮制
1.炒制
取净郁李仁置锅中,用文火加热,炒至深黄色并有香气逸出时,取出放凉。(《规范》)。
2.制霜取郁李仁净肉,研成粗粉,用吸油纸包好,置榨床内压榨去油,每隔1天换纸次,换纸时须将郁李仁研成粉后,再压榨,如此反复压榨几次,至油几乎尽、手捏松散成粉,取出研细(《上海》)。
3.朱砂制
取郁李仁喷水使外皮稍湿,撒入朱砂粉簸动至均匀为度,倒出风干即可。每郁李仁100kg,用朱砂1.8kg(《集成》)。
4.蜜制
取郁李仁按一般蜜炙法进行操作。每郁李仁100kg,用蜜12kg(《集成》)。
【成品性状】郁李仁:呈卵形。表面黄白色或浅棕色,一端尖,另一端钝圆。尖端一侧有线形种脐,圆端合点处向上具纵向脉纹。种皮薄,子叶2片,乳白色。富油性。气微,味微苦。炒郁李仁:表面深黄色。具香气。郁李仁霜:为松散细粉。朱郁李仁:表面挂有一层朱砂衣。蜜郁李仁:颜色加深。微有甜味。
【性味与归经】辛、苦,平。归大肠、小肠经。
【功能与主治】润肠通便,利水消肿。用于津枯肠燥,食积气滞,腹胀便秘,水肿,脚气,小便不利。
【用法与用量】3~9g;用时捣碎。或人丸、散。
【处方应付】处方写李仁肉、郁李仁付生品;写炒郁李仁、郁李仁霜、朱郁李仁、蜜郁李仁各随方付给。
【炮制作用】郁李仁苦而润,性专降下。炒制后药性缓和。适于老人、虚人及产后便秘的患者c
【化学成分】含苦杏仁甙、脂肪油、皂甙、植物甾醇等成分。
【贮藏与保管】置通风干燥处,防蛀。
【备注】孕妇慎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