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来源(《症因脉治》)
药物组成:丁香、生姜各6g,人参3g,柿蒂9g。
功效主治:温中益气,降逆止呃。治胃气虚寒,气逆下降所致呃逆不已,胸痞脘闷,舌淡苔白,脉沉迟。
方解:方中主药丁香、柿蒂温胃散寒,降逆止呃;辅以人参益气
补虚;佐以生姜温胃降逆。各药相配,以去胃寒,平逆气,复胃气,呃逆自止,痞闷亦除。
药理研究:改善消化吸收功能,促进消化液分泌,健胃助消化,抗炎,镇呃逆。柿蒂所含鞣质,有减轻平滑肌痉挛,刺激胃液分泌;丁香作用于刺激胃蛋白酶和胃酸分泌,以促进消化;人参改善消化吸收功能,增进食欲;生姜刺激胃液分泌,促进消化,抗炎,镇呕呃。
临床应用:寒甚者,加肉桂、吴茱萸;气郁痰滞者,加陈皮、沉香、半夏;胃气不虚者,去人参;呃逆甚者,加刀豆子,以止呃逆。
用于神经性呃逆,膈肌痉挛,贲门痉挛(噎膈),胆汁返流性胃炎(合四君子汤)等属胃气虚寒,气逆不降者。
现代制剂:汤剂。
用量用法:汤剂,水煎,一日一剂,分3次饭前一小时服。
本方歌诀:丁香柿蒂人参姜,温中益气止呃良,胃气虚寒气上逆,呃逆脘闷胸痞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