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附子粳米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浏览: 发布时间:2019-11-26 16:03:58

附子粳米汤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附子6克,人参9克,炙甘草6克,粳米100克,干姜6克。

【用法用量】水1000毫升,煮取400毫升,渣再煮200毫升,分3次温服,每日1剂。

【方歌速记歌诀】

附子粳米参草姜,温阳散寒止痢方;

寒湿下痢脾阳伤,服之此方保健康。

【功效】温中散寒,益气健脾。

【主治】寒湿下痢,症见自利不渴,面白形寒,舌苔白腻,甚则呃逆。

【加减】腰膝酸冷,晨起即泻,合四神丸;久泻不止,甚至滑脱不禁,加诃子、罂粟壳、肉豆蔻。

【方论】本方所治证属寒湿伤脾,脾阳衰败所致,故治扶阳抑阴。方中附子温中散寒;人参益气健脾;干姜助附子温中散寒,温化寒湿;甘草、粳米助人参扶助脾胃。诸药合用,共成温中散寒,益气健脾之剂。

【医论】吴氏所云:“自利不渴者,属太阴”,是对张仲景“太阴病,脏有寒”所下的定语。说明太阴本脏有寒,又有阴邪,与阳结下利,传经的热病不一样。寒湿之邪犯于中焦,脾阳大伤,故自利不渴,面白形寒,苔白腻。若寒湿太甚,脾阳损伤严重的,可导致胃中虚气挟浊阴上逆,发生呃声低弱而不连续时,是脾阳衰败的表现、故治疗当急扶将败的脾阳,以驱上逆的浊阴,方用附子粳米汤。

本方与《金匮要略》附子粳米汤为名同而药异。《金匮》方由附子、半夏、粳米、甘草、大枣组成,主治胃肠虚寒之“腹中寒气,雷鸣切痛,胸胁逆满,呕吐”症。而本方减去半夏、大枣,加入人参、干姜而组成,具有扶阳抑阴的作用,用于治疗太阴脾虚,运化无权之自利甚者。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附子粳米汤的作用与功效

中草药2019-11-15
附子粳米汤的作用与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医案案例配方

附子粳米汤原文用法用量

中草药2019-08-16
附子粳米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金匮要略附子粳米汤证方

中草药2019-08-09
金匮要略附子粳米汤证方证原文与解释

张锡纯附子粳米汤治疗肠

中草药2019-08-05
张锡纯附子粳米汤治疗肠梗阻医案

金匮要略附子粳米汤方原

中草药2019-08-05
金匮要略附子粳米汤方原文、配方组成与方解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