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桂枝麻黄各半汤的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方歌速记歌诀、用法用量

浏览: 发布时间:2019-11-21 11:53:25

桂枝麻黄各半汤

【正宗配方组成剂量】桂枝6克,芍药3克,生姜3克,炙甘草3克,麻黄3克,杏仁3克,大枣4枚。

【用法用量】水煎服,先煮麻黄,再人其他药味温服。

【方歌速记歌诀】

桂枝麻黄各半汤,两方各取1/3量;

辛温轻剂小发汗,表郁轻证此方良。

【功用】辛温轻剂,小发其汗。

【主治】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一日二三度发,面色赤,无汗,身痒,苔薄白,脉浮而不甚紧。

【方论】本方为太阳病日久,表郁不解之证治。本方用于既有麻黄汤证,又有桂枝汤证者。表邪佛郁,乃非桂枝汤所能胜任,但病延已久,邪微正衰,又非麻黄汤峻汗所能适应,故二方合之,变大剂为小剂,则解表发汗而不伤正,调和营卫而不留邪,淘为一轻度发汗剂。

本方为桂枝汤、麻黄汤之合方,其剂量非常轻微,仅有两方之总量三分之一,为一偶方轻剂。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为汗液

之地;麻黄汤疏达皮毛,为汗液之用;且芍药草枣之酸收甘缓,配生姜麻桂之辛甘发散,有刚柔并济、从容不迫之妙。为此,以达到小汗邪解之效,而无过汗伤正之弊。

【医论】本方有疏达肌腠、轻解表邪、调和营卫作用。《伤寒来苏集》柯韵伯日:“太阳病,得之八九日,如疟状、发热恶寒,热多寒少,面有赤色者,是阳气佛郁在表不得越。因前此当汗不汗,其身必痒。法当小发汗,故以桂麻二汤各取三分之一,合为半服而急服之。盖八九日来,正气已虚,表邪未解,不可不汗,义不可多汗。多汗则转属阳1明,不汗则转属少阳。此欲只从太阳而愈,不再作经,故立此法耳。”《伤寒贯珠集》尤在泾曰:“夫既不得汗出,则非桂枝所能解,而邪气又微,亦非麻黄所可发,故合两方为一方,变大制为小制,桂枝所以为汗液之地,麻黄所以为发散之用,且不使药过病,以伤其正也。”

总之,本方用于邪气郁于表,正气抗邪不得外出之太阳病。

【验案】

刘×,女,30岁。患者产后感冒,经用中西药治疗无效,已延及30余日。一直发热不解,头痛恶风,厌油纳呆,精神倦怠,四肢无力,每热退之前出微汗,汗出热退身适,二便正常,夜寐较差,舌淡苔薄白,脉弱而缓。此乃产后体虚,外感延久失治,风邪佛郁于表不解之故。宜调和营卫、解肌祛风为治。方用桂枝麻黄各半汤:桂枝4.5克,白芍4.5克,生姜3克,炙甘草3克,麻黄3克,大枣4枚,杏仁3克。水煎服。连进2剂,1剂后发热顿解,2剂后愈。以益气养血之品善后,而起居饮食一如常人。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荨麻疹

中草药2019-11-20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荨麻疹配方、医案_效果与方法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汗证配

中草药2019-11-20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汗证配方、医案_效果与方法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低热配

中草药2019-11-20
桂枝麻黄各半汤治低热配方、医案_效果与方法

桂枝麻黄各半汤原方组成

中草药2019-08-29
桂枝麻黄各半汤原方组成、医案条文、用法剂量与方解方论

桂枝麻黄各半汤原文用法

中草药2019-08-13
桂枝麻黄各半汤原文用法用量与原方组成注解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