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方配方组成】麻黄12克,杏仁9克,炙甘草6克,生石膏24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小儿发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发热。临床以感受外邪所致者多见,多由于对小儿照顾不周,冷热调节不当,使之感受风寒等。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秋冬和初春发病较多。临床除发热外,伴有不同的伴随症状。表现为怕冷,发热,周身不适,食欲减退,咳嗽,打喷嚏,重者可发生高热,烦躁不安,嗜睡,咽部红肿,或伴有呕吐、腹泻等胃肠道症状,甚至引起患儿抽风。小儿发热证属中医“外感发热”、“内伤发热”等范畴。其发病为外邪内侵,内伤饮食。中医多分型为:外感风热型、外感风寒型、痰热壅肺型、食滞型、阴虚发热型等。
根据《四川中医》,1991,(3):13,吴甫才报道:用麻杏石甘汤加减治疗小儿高热咳嗽1例。处方:麻黄5克,杏仁10克,黄芩15克,生石膏30克(先煎),金银花20克,生地20克,板蓝根20克,连翘15克,柴胡15克,蒲公英15克。水煎服,用药1剂,体温正常而告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