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方配方组成】蜀椒6克,干姜12克,人参6克。
【用法】3味水煎2次,取汁,对入饴糖3克,分2次温服。
胆绞痛是若干胆系疾病的常见急症。其病因往往是胆石宿疾,心情不佳,过食油腻或饱餐之后发病,或胆道梗阻,胆石症术后复发,胆道急性感染等所致。临床特点是剑突下或上腹部突然发生阵发性绞痛或钻顶样痛,痛引肩背,拒按,胆区压痛,严重时坐卧不宁,面色苍白,头身汗出,或伴有恶心呕吐,口苦等。胆绞痛属于中医学的“胁痛”、“胃脘痛”、“黄疽”等范畴。其病理特点主要是肝胆气郁,湿热内蕴等。辨证分型:①气滞型:突然在上腹剧痛,向肩背放射,伴有呃逆、恶心、呕吐、腹胀,舌红苔白,脉弦紧。②湿热型:右上腹绞痛,恶心,呕吐,胸满腹胀,皮肤或粘膜发黄,厌食油腻,口苦,咽干,舌红苔黄腻。③痰阻型:右上腹疼痛,胀闷,偶有绞痛发作,恶心呕吐,厌食油腻,头晕身倦,舌体胖大有齿痕,苔白腻,脉滑弦等。④瘀滞型:右上腹部疼痛,痛处固定,痛如锥刺,口苦,厌食油腻,食欲减少,胆囊区压痛明显,舌暗红,脉细涩。
根据《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8,14(5):308,李葆华报道:应用大建中汤治疗胆绞痛获得很好疗效。处方:党参20克,干姜10克,川椒10克,甘草10克,川楝子10克,吴茱萸5克,赤芍15克,白芍15克。水煎服,每日1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