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中医养生/中草药/文章正文

真武汤加减治疗抽搐医案案例

浏览: 发布时间:2018-10-08 22:03:41

1.陈某,男,71岁。双下肢抽搐四五个月,一般在清晨4点发作,劳累后加重。

伴有心悸,心窝部时有汗出。足凉,嗜困,夜尿三四次,色清,纳可。舌淡胖润有痕,脉左弦右滑软。考清晨四点属阴盛之际,此刻发病当属阴寒犯事,理同五更泻。况且高年阳气已虚,察其足凉、嗜困已知。辨为阳虚水气偏盛,筋脉失于温养,方选真武汤加味:

附子25 g,桂枝20 g,白芍90 g,茯苓30 g,白术15 g,吴茱萸15 g,龙骨30 g,牡蛎30 g,淫羊藿25 g,伸筋草25 g,炙甘草10 g,生姜10片,大枣10枚。

5剂后仅抽搐一次,药已中的,前方加量再进,白芍增至100 g,附子30 g,另加蜈蚣2条,7剂后迄未再犯。

2.乔某,男,77岁。2008年6月4日初诊:下肢时发抽搐半年,伴夜尿频,1 h 1次,尿不尽。便溏,畏冷,足凉,无汗,眠差多梦,睡中唱歌而不觉,说胡话。舌淡赤胖润,脉弦寸弱。此症一派阳虚寒湿偏盛之象,拟真武汤加味投治:

附子20 g,白术30 g,干姜20 g,茯苓30 g,白芍30 g,淫羊藿30 g,肉桂10 g,益智仁30 g,补骨脂30 g,麻黄10 g,细辛5 g,木瓜25 g,炙甘草15 g,柴胡10 g,枳实10 g。

7剂。

复诊:服药后抽搐未发,尿频、足凉、多梦均有改善,但感眩晕、口苦。调方:

附子30 g,白术30 g,干姜20 g,茯苓30 g,白芍30 g,淫羊藿30 g,肉桂10 g,益智仁30 g,补骨脂30 g,泽泻15 g,砂仁10 g,沉香5 g,龙骨30 g,牡蛎30 g,炙甘草15 g。

三诊:眩晕、口苦、抽搐均未发作,余症亦减,未再复诊。

按:该患谈到夜睡时唱歌不禁哑然失笑。忆及岳父即有此事,几乎每晚必唱而浑然不知。他人老实,“文革”中受到刺激开始发作,常年如此,我即亲耳听到过。老人家能把一首《大海航行靠舵手》有板有眼地唱下来,自己全然不知,家人都习惯了。

那时候也没想到用中药治一治,记之聊以增广读者见识。

3.张某,女,54岁。3年前与孩童吻脸时右颧部猝然被咬一口,当即肿起,色不红。此后右颧肌肉即感跳动,右手小鱼际、左小腿肌肉亦觉跳动,且时作抽搐。手足不温,畏冷。舌淡胖润,脉缓滑,中西医屡治乏效。证属一派阳虚阴盛之象,因思真武汤之“身润动”症与此相似,遂试以真武汤加味:

附子15 g,苍术15 g,茯苓30 g,白芍30 g,麻黄10 g,桂枝10 g,龙骨30 g,牡蛎30 g,炙甘草10 g,生姜20片。

5剂后,小腿抽搐消失,右颧跳动显减,手足转温,原方出入再进10剂,附子加至30 g,另加砂仁15 g。服毕痊愈,特赠锦旗致谢。

阅读全文

延伸阅读

小柴胡汤加减治经行抽搐

中草药2021-07-28
小柴胡汤加减治经行抽搐(月经期中风)医案、配方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小儿高

中草药2021-07-03
龙胆泻肝汤加减治小儿高热抽搐医案、配方

桂枝汤加减治面肌抽搐医

中草药2021-06-29
桂枝汤加减治面肌抽搐医案、配方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癔病性

中草药2021-06-20
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癔病性抽搐医案、配方

归脾汤加减治头部抽搐医

中草药2021-06-18
归脾汤加减治头部抽搐医案、配方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

中草药2017-11-25
桑叶可以做枕头吗?桑叶枕头功效与作用及制作方法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

中草药2019-08-09
王怀义枳实消痞丸治疗消化不良医案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

中草药2019-03-18
交泰丸的作用与功效主治、配方组成、临床应用禁忌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

中草药2019-03-19
桑葚泡茶的功效与作用_桑葚与什么搭配一起泡茶喝好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

中草药2019-08-30
刺蒺藜能外用吗?刺蒺藜外敷的作用功效与用量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