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性味与归经】苦、寒;有毒。归肺、肾、大肠经。
【功能与主洽】泻水通便,消痰涤饮,杀虫攻积。用于水肿胀满,二便不通,痰饮积聚,气逆喘咳,虫积腹痛,蛔虫、绦虫病。
【注意】孕妇禁用;不宜与巴豆、巴豆霜同用。
【外用药效】牵牛子酒精提取物有抑菌作用。
【现代临床外用】
1.夜啼牵牛子7粒,冰片少许。两药共捣碎,温开水调为糊状,临睡前敷小儿肚脐上,纱布包扎。一般敷药后当天即可止哭。
2.习惯性便秘生牵牛子适量,洗净、晾干后,装瓶备用。取生牵牛子4粒,分别粘在4块1厘米×1厘米胶布中心,嘱患者仰卧位,然后将上药分别贴在患者的上脘、中脘、下脘、水分四穴上,嘱患者常用手指按压上述穴位,隔日换1次,连用7次为1疗程。
3.水肿牵牛子100克,煎汤外洗,勤洗。直至痊愈。
【古代临床外用】《泉州本草》载治风热赤眼:黑丑仁为末,调葱白汤敷患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