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名】麦门冬、寸冬、韭叶麦冬、沿阶草、野麦冬、野韭菜。
【生长特征】多年生常绿草本,高15~40厘米。地下具细长匍匐枝。须根顶端或其一部分膨大成肉质的块根。叶多数丛生,窄线形,长15~40厘米,宽0.1~0.4厘米。花茎从叶丛间抽出,上部生多数淡紫色花。浆果球形,蓝黑色。夏季,切取带须的块根,洗净晒3~4天,堆1~2天(上盖草包或麻袋),再晒,反复几次,晒至全干,除去须根。
【分布地区】全国大部分地区有分布。生于山谷溪沟或树林中,亦有栽培于庭院中。
【药性功用】味甘、微苦,性微寒。养阴润肺,养胃生津,清心除烦,润肠通便。
【灵验偏方】
偏方一:
方剂:麦冬2500克(鲜品,去心)。
用法:取上药,捣烂煮熟,绞取汁,加人蜂蜜500克。放锅内(不用铁锅)以重汤煮,不断搅拌,待液稠如饴,盛于瓷器中备用。每次用温酒调服1匙,每天2次。
主治:素体阴虚。
偏方二:
方剂:麦冬20克,银花15克,地榆10克。
用法:用保温杯泡水当茶饮。
主治:慢性浅表性胃炎。
偏方三:
方剂:麦冬45克。
用法:取上药,加水煎煮2~3次,合并煎液,浓缩成30~45毫升。分3次服用,每天1剂,连服3~18个月。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
偏方四:
方剂:麦冬20克,天花粉15克,葛根1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
主治:糖尿病(上消)。
偏方五:
方剂:麦冬15克,桑椹15克,首乌20克,黑芝麻(捣碎)30克。
用法:水煎服。
主治:体弱,大便干燥。
偏方六:
方剂:鲜麦门冬全草50克。
用法:取上药,切碎,煎汤。代茶饮服,每天1剂,连用3个月。
主治:糖尿病。
偏方七:
方剂:麦冬15克,浮小麦30克,黄芪20克,黑豆衣12克。地骨皮30克。
用法:水煎,分2次服。
主治:自汗、盗汗。
偏方八:
方剂:麦冬50克。
用法:取上药,研为细末,装瓶备用。治疗时先用生理盐水将患处洗净,然后取适量麦冬用食醋调糊,均匀敷于患处,每隔5小时换药1次,3次为1个疗程。治疗期间忌食辛辣,暂停哺乳。
主治:乳头皲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