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参败毒散(丸、胶囊)
本方来源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人参、茯苓、前胡、川芎、独活、桔梗、柴胡、枳壳、羌活、生姜、薄荷、甘草。
【规格】散剂:每小袋10g,每盒装20小袋;丸剂:每丸9g,每盒10丸;胶囊:每粒含生药0.5g。
【用法】口服:散剂,每次1袋,温开水冲服,每日2或3次;丸剂,每次1丸,每日3次;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儿童酌减。
【功效】益气解表,散风祛湿。
【传统应用】临床用于正气不足,外感风寒湿邪;症见恶寒发热无汗,头项强痛,肢体酸痛,胸膈痞闷,鼻塞声重,咳嗽有痰等病症。
【禁忌】①若痢下不爽,里急后重,或便脓血邪已完全入里化热者,不宜使用本方;②若但热不寒、口渴引饮、舌红少津等阴虚液燥之证,则绝对忌用本方。
【临床新用途】
1.治疗顽固性头痛应用人参败毒丸治疗顽固性头痛患者53例,男31例,女22例;年龄最大者61岁,最小者24岁,平均为42.5岁。病程最短者1年,最长者16年,平均为8.5年。治疗方法:内服人参败毒丸,每次2丸(18g),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3日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至症状消失止。结果:53例中,临床治愈者48例,好转者4例,无效者1例,总有效率为98%。用药时间:2~3个疗程,平均2.5个疗程。治愈的48例,经随访1~2年,均未见复发。
2.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有人应用人参败毒胶囊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患者75例,效果显著。用法:人参败毒胶囊,每次3粒,早、中、晚各服1次,20日为1个疗程,疗程间不间隔。结果:经用药1~3个疗程后,临床治愈者(症状体征消失,肝功恢复正常)69例,显效者(症状体征基本消失,肝功明显改善)5例,无效者(用药1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及肝功能无改变)1例,总有效率为99%[黄晓玲.人参败毒散治疗急性病毒性肝炎75例.国医论坛,1992(5):27]。
3.治疗肾病综合征中医学认为“脾为后天之本,肾为先天之本,治病必求于本”。肾病综合征,一般均用过大剂量皮质激素及免疫抑制剂.易耗人之正气,使脾肾之阳衰。故采用人参败毒散丸,益气扶正,散风祛湿,效果颇佳。用法:内服人参败毒丸,每次9g,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15日为1个疗程,连续服药至症状消失止。临床观察肾病综合征患者36例,男21例,女15例;年龄最小者18岁,最大者53岁,平均35.5岁。病程最短者半年,最长者19年,平均为9.7年。全部病例均符合原发性肾病综合征诊断标准。结果:36例中完全缓解(临床症状和体征消失,尿常规正常,胆固醇及血浆蛋白、肾功能正常)23例;基本缓解(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尿常规接近正常,尿蛋白定性为微量,血胆固醇及血浆蛋白、肾功能基本正常)6例;部分缓解(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明显改善)5例;无效者(用药1个疗程后,症状、体征及实验室检查未见改变)2例,总有效率为94%。用药时间最短者2个疗程,最长者5个疗程,平均为3.5个疗程。治程中未见不良反应。李根保应用人参败毒散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亦获满意效果。[李根保.人参败毒散在肾病综合征中的应用.江西中医药,1991(5):60]。
4.治疗急慢性荨麻疹本病多由体质虚弱、外感风热寒邪所致。应用人参败毒胶囊治疗荨麻疹患者110例,疗效满意。用法:人参败毒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温开水送服。7日为1个疗程。结果:经用药2~3个疗程后,临床治愈者(风团完全消退,痒感消失,停药1年以上未见复发)95例,有效者(偶有风团发作,痒感较轻,仍用本方有效)11例,无效者(治疗1个疗程后,症状未见减轻或加剧)4例,总有效率为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