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组、临证参考用量》百合25~50g知母15~20g
上先以水洗百合,溃一宿,当百合沫出,去其水,更以泉水200ml,煮取100ml,去泽;别以泉水200ml煎知母,取100ml,去淬;后合和,煎取150ml,分温再服。
注:原方煎法加泉水,用泉水者,更助益阳生津之力。但在城市难寻,只可用自来水。当然有条件者,尽量从之。
【功效】养阴清热,润燥除烦。
【主治】百合病误汗,汗后伤阴,以致口渴,烦躁不安,脉微数。
注:百合病:病因病机——由于肺经心经朋虚燥热,影响到百脉平和,精神魂魄不定而引起。阴虚生内热,百脉不利,魄气变幻,所以出现一系列异常现象;脉症——除了表现的如寒无寒,如热无热,欲食不食,欲卧不卧,常默默等证候各异以外,口苦、小便赤、脉微数证是它的主要辨证要点。
【临证加减】
1.百合病误汗,若夜不能寐,加酸枣仁、合欢花;喜悲伤欲哭,加浮小麦、甘草、大枣;惊悸不宁,加龙骨、牡蛎;善太息,加柴胡、白芍。[金题要略方义]
2.热病后期,余热未尽,若兼气虚加太子参、西洋参、麦门冬;阴虚较重者,加玄参、生地黄;心烦不安,加阿胶、鸡子黄。[金匮要略方义]
3.外感余热未尽,舌津不足,口干饮少者与泻白散合方(桑白皮、地骨皮、粳米、甘草)治之。
4.肺结核阴虚咯血,加白芨、仙鹤草、三七粉等。
5.百合知母汤加减治疗神经衰弱:神经衰弱症见失眠,健忘,多梦,心悸不安等属阴虚津亏,热扰心神。药用百合18~45g,知母6~12g,生地黄12~20g。随症加减,每日1剂,水煎服。结果疗效较好。[浙江中医杂志,1981,(11):514]
6.百合病之命名:魏荔彤的解释是可取的,因为中医学多从单方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单方的发现和疗效的肯定,是由古代劳动人民在和疾病长期斗争的实践过程中积累起来的,百合用治百合病有较好疗效,故以此百合名之。